健康養身★從小含奶瓶入睡 2歲就患猛爆性蛀牙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某些家長認為寶貝含著奶瓶入睡特別不會哭鬧,因此讓寶貝養成每晚含奶瓶的習慣,但這個小小動作恐釀成孩子未來猛爆性蛀牙,上排牙齒全蛀光的災難!牙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許多家長忽略帶孩子固定檢查牙齒,寶貝在嬰兒時期就患有奶瓶性蛀牙卻沒察覺,到了2-3歲開始感到疼痛而看牙醫,牙齒早已爛成一片,甚至小小年紀就需裝假牙。

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林敬修醫師說明,俗稱奶瓶性蛀牙的「早發性幼兒蛀牙」,一開始以牙齒脫鈣,外觀呈白色為徵兆,接著牙齒硬度開始軟化,若仍持續錯誤習慣,上排門牙外側則開始大面積蛀牙,成為猛暴性蛀牙。

許多家長在寶貝2歲以前,沒有帶他們固定看牙醫的習慣,寶貝也因年紀過小無法反應痠痛感,到了2-3歲開始感到疼痛才就醫,這時寶貝的牙齒表面可能已大面積蛀掉;若蛀洞深入牙髓腔,必須以根管治療;嚴重者甚至需裝上乳牙假牙。

根據衛生署國健局民國86、95及100年「台灣6歲以下兒童口腔及衛生狀況調查」,發現2-3歲齲齒盛行率連年大幅提高,也就是說,造成蛀牙的因子其實在寶貝2歲以前就開始養成。而台北市牙醫師公會101年調查,發現兩歲前開始看牙醫的幼兒僅佔3成5,另外,有4成0-12歲孩童每週至少3天吃2種以上零食,其中以含糖飲料佔比最高,但吃完東西有刷牙的孩童卻僅佔2成。

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蔡珍重表示,多甜食、少刷牙,加上沒有從小看牙醫,是國內學齡前兒童蛀牙的主要原因;建議3歲前的幼兒家長要使用含氟牙膏幫孩子刷牙,未滿2歲僅需塗薄薄一層,2-5歲則增為花生米大小,每天至少兩次(早餐後、睡覺前);至於未長牙的嬰兒可用濕紗布清潔口腔,同樣一天兩次。

針對奶瓶性蛀牙,除了矯正孩子晚上含奶瓶入睡的壞習慣,家長須在12-18個月戒斷奶瓶及母奶,才能為孩子從小鞏固一口健康好牙!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78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綜合報導)日前,參與減重衛教講座的玩美部落客高妹表示,生產過後,脂肪很容易囤積在下半身,像肚子、大腿等,即使加強運動,還是不容易回到產前的模樣。而另一名部落客老虎狗也說,年輕想減重時,只要少吃一些,就能輕鬆減重,但隨年齡增長,不正確的減重方式,不只容易復胖,對於身體的健康...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hothk) 牙膏只是用來刷牙的嗎?不,牙膏的作用可大啦。下面牙膏的32個驚人的用途,讓你的生活更方便。利用牙膏中含有的摩擦顆粒,可以輕鬆去除一些難以清除的污垢。你一定想不到,快來看看吧! 1、清除搪瓷茶杯中留下的茶垢和咖啡漬,可在杯內壁塗上牙膏後反覆擦洗,一會兒就可以光亮如初。 2、...

閱讀詳情 »

內褲,這個極其隱私的貼身小物件,和健康的關係密不可分。雖然不少人能做到常洗常換內褲,卻不瞭解其使用壽命的長短,尤其是老年人,常常穿爛、變形後才扔。殊不知,一些看不見的健康隱患就這樣產生了。   (圖片翻攝自sina) 一條髒內褲平均帶有0.1克糞便 世界各國的微生物學家都對洗衣機進行過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