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得了痔瘡怎麼辦?得了痔瘡會自己好嗎?如何自己治療痔瘡?

痔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無論男女老幼都有發病。得病後,不少人感到難為情或因害怕治療而不去求醫。痔瘡應該怎麼治?平時生活應該注意什麼呢?

得了痔瘡怎麼辦?得了痔瘡會自己好嗎?如何自己治療痔瘡?

VIA

導致痔瘡的因素有哪些?

目前,從科學的統計和觀察來看,沒有一個單一因素是一定會導致痔瘡的。但影響後,容易引起痔瘡發作的因素倒是很多。比如說一些職業的因素如重體力勞動;還有女性生孩子生產時腹腔壓力很高,回血減慢靜脈曲張容易產生痔;有些跟疾病有關,如便秘;飲食方面如吃辣、喝酒等等都可能會影響它。當然也包括一些藥物的影響,某些藥物服用以後可能導致便秘,從而間接導致痔瘡的症狀。有些病人有潰瘍病,潰瘍病要吃治潰瘍的藥物,一些藥物可能導致便秘,間接導致痔瘡。

痔瘡發作有哪些表現?

第一是出血。痔最主要的表現是無痛性出血,出鮮血,跟大便不混。

第二是疼痛。痔瘡大部分是不疼的,但是有一些情況痔瘡是可以疼的。一般來講,痔瘡很輕時一般不疼,當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痔組織尺寸過長就可能會脫出。脫出以後它如果回不去就會腫脹,腫脹起來以後卡在肛門處。腫脹以後會壓迫肛門肌肉組織裡邊的神經末梢,神經末梢一受壓會感覺疼。還有血栓性外痔臨床表現可能是疼的。此外,痔瘡合併肛裂也會疼痛。

第三是脫垂,組織從肛門往外翻出,不及時還納會導致出血、疼痛。

第四是肛門搔癢。由於痔組織不是平均脫出尺寸變長,像痔團塊一樣,不是沿著肛門環狀均勻脫出,有的人比較均勻,有的人就是局部脫出。這樣會在一團一團之間有些縫隙,這樣可能肛門控制功能不好。控制功能不好以後,直腸裡面分泌的黏液會跑到外邊來,跑到外邊來以後在肛門口會引起刺激,這樣就會有癢的感覺。癢的時候人自然反應就是要去撓,一撓本身對皮膚有損害,長時間以後皮膚變化,會合併有肛周的皮炎、濕疹這些情況,這些情況以後他會肛門搔癢。

得痔瘡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其實,對於痔瘡患者來說,更需要長期鍛煉身體,多提肛、活絡經骨,讓血液循環更充分,讓疾病好得更快,體育療法對防止瘀血有很大作用。適當地從事體育運動,能減低靜脈壓,加強心血管系統的機能,消除便秘,增強肌肉力量,這些對痔瘡的防治有著重要的作用。

患者可以適當地做以下這幾種運動:

1、提肛運動。全身放鬆,將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配合吸氣,舌舔上齶,同時肛門向上提收。像忍大便的樣子,提肛後稍閉一下氣不呼,然後配合呼氣,全身放鬆。每日早晚兩次,每次做十幾下。

2、舉骨盆運動。仰臥屈膝,使腳跟靠近臀部,兩手放在頭下,以腳掌和肩部作支點,使骨盆舉起,同時提收肛門,放鬆時骨盆下放。熟練後,也可配合呼吸,提肛時吸氣,放鬆時呼氣。此法每日可堅持做1~3次,每次20下。

3、旋腹運動。仰臥,兩腿自然伸展,以氣海穴(臍下一寸處)為中心,用手掌作旋轉運動;逆時針旋轉20~30次,順時針旋轉20~30次,先逆後順旋轉。

VIA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 昨(16)日影、綜、歌三棲的台灣藝人小鬼黃鴻升被發現在自家跌倒猝死身亡,由於小鬼平日獨居,直到昨(16)日下午父親前往家中才發現他已倒地多時、身體僵硬。這起事件也讓民眾對獨居危機意識關注度提升,憾事發生後,Apple Watch中內建的跌倒偵測系統備受討論,甚至有民眾...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口罩」管制又有新措施,但不少民眾仍搞不懂到底自己帶口罩回台灣入境能帶多少片?超過多少數量就得申報?食藥署今(17)日一次說明白,旅客攜帶250片以下醫用口罩,無須事先向食藥署提出專案進口申請,但只要超過這個數字,就必須專案進口申...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逢中秋節就「腹瀉」、「腸胃不適」嗎?如果你也是這一類人,醫師提醒快快放下手上的應景月餅、蛋黃酥等糕餅類食品吧!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今(17)日提醒,中秋節必吃的糕餅類,高油、高鹽容易引起消化道問題,從排便不順、腹瀉、腹痛到腸躁等...

閱讀詳情 »

▲(照/台北榮總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下,台灣是少數醫療能量尚有餘裕的國家,也成為不少國際病人的救命希望!一名美籍的38歲女性就因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極需進行骨髓移植延續生命,但在各國國境封鎖下,長達122天四處求醫卻找嘸路,直到外交部跟AIT協助下,最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