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幾內亞爆發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疫情,鄰近賴比瑞亞、獅子山等國亦陸續傳出自幾內亞返國後受感染個案,由於該疾病之高致死率及尚無疫苗預防,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前往該地旅遊應避免接觸蝙蝠、猴子等動物及患者血液、體液與分泌物等,以降低感染風險。
幾內亞與鄰國傳出疫情
疾管署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幾內亞自2月初爆發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疫情,截至3月28日共計112人感染,其中70人死亡,致死率為62.5%;個 案年齡多為15至59歲族群,來自該國東南部森林地區(Guékédou省、Macenta省及Kissidougou省)與西部首都柯那克里 (Conakry)等地,另有逾百名接觸者進行追蹤觀察;經病毒基因比對與薩伊型(Zaire)伊波拉病毒極為相似。
據相關報導指出當地有食用蝙蝠的習慣,該國政府已宣布禁止販賣及食用蝙蝠,以避免透過動物傳播造成疫情擴散。此外,鄰近賴比瑞亞及獅子山等國亦陸續通報疑似或確定病例,該等個案發病前均曾赴幾內亞旅遊。
人畜共通致死率過半
伊波拉病毒出血熱係由伊波拉病毒所引起,經直接接觸被感染者之血液、分泌物、器官或精液而感染。臨床症狀為突然出現高燒、不適、肌肉痛與頭痛,接著 出現咽喉痛、嘔吐、腹瀉、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高達50%至90%。
院內感染之情況頗為常見,經污染的針筒、針頭而感染的病人,幾乎皆已死亡。病人痊癒後7週內其精液仍有病毒存在,可傳播疾病。根據現有證據和其他類似病毒的特性,研究人員相信病毒是人畜共通,並且一直存在非洲的某種動物宿主。
伊波拉病毒疫情主要發生於非洲,該病毒自1976年出現迄今,台灣無任何確定病例報告。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目前無須針對幾內亞、賴比瑞亞及獅子山的 旅遊或貿易採取任何限制,為確保民眾健康,疾病管制署仍提醒欲前往該地區的民眾,應提高警覺,避免接觸動物及患者,以降低感染風險。民眾如有相關疑問歡迎 至疾管署伊波拉病毒出血熱專頁或撥打國內免付費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延伸閱讀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