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兒遲遲不開口? 把握6歲黃金療育期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在幼兒成長階段,千萬別誤以為「大隻雞慢啼」,而錯過了遲緩兒的黃金療育期!一名男童在兩歲半時還沒學會說話,連喊爸爸媽媽都有困難,家長不以為意仍繼續耐心等待孩子自己開口;復健科醫師提醒,這一等可能就錯過了幼兒6歲前的黃金療育時期,家長不得不警覺!

上述兩歲半男童,經醫院早療聯合門診團隊評估,不僅語言遲緩,肢體細動作例如疊積木、知覺認知、社會性及情緒方面皆發展落後,隨即開始接受物理職能、語言、感覺統合及心理治療;半年後,男童在動作協調性、日常生活能力、語言溝通、認知及行為問題上,都有明顯改善,發展與學習力也較佳,可見早期療育的重要性。

收治該個案的早療團隊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復健科主任王琦雁醫師表示,遲緩兒的黃金療育時期在6歲以前,由於這階段的幼兒神經系統可塑性大,且各方面發展會互相影響,如認知落後可能影響語言及動作發展,因此及早診斷接受治療非常重要!治療項目分為:物理、職能、語言及感覺統合,最重要的是,在接受治療同時,家長可清楚瞭解後續教育資源的轉介。

該團隊精神科主治醫師蔡雅如指出,兒童身心方面,早期療育可提供認知、情緒、社會行為的評估,以及諮詢和教育服務;以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為例,患童主要是在生活中出現人際互動障礙,不和別人一起玩、對人沒反應,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會主動尋求慰藉,若未針對其人際互動問題加以處理,往往會導致後續關係對立及學習困難。

家長必需有「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及早治療」的觀念!團隊中小兒科主任戴君芙醫師表示,若發現孩子有遲緩疑似症狀,父母一定要勇於面對,在6歲療育黃金期以前,讓孩子接受專業醫療團隊評估與治療,才能減少他們未來成長的負擔。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8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只要檢測的臨床數據夠好、真的能幫助患者懷孕,我會抱持著開放的心態去幫助求子夫婦們。」25年前台灣第1位前往英國學習PGT技術與胚胎實驗室技術的祈新婦產科院長陳俊凱醫師,如今也是台灣目前以niPGT-A檢測技術幫助多對備孕夫妻終結不孕的醫師。 非侵入式胚胎著床前染色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俐綺報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 顯示,台灣每年約有1萬3千例新增肺癌,其中85%以上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而隨著政府與醫界,近年來積極推行「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揪出早期肺癌,也讓許多患者能及早治療,透過手術及化療、標靶等輔助治療方式,積極降低疾病復發及惡化風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我男朋友只是講話難聽,但他不會打我!」「我老公在外面工作很辛苦,說話大聲一點很正常」,你是否也曾有過這些想法,或常聽見類似話語出現在與親友的對話中?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提醒,所謂的家庭暴力及親密關係暴力,並非單指肢體暴力,有許多人可能正在經歷長期言語霸凌或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5歲王先生(化名)是一位工程師,由於上班需要高度專注力,因此一天都會喝兩、三杯的咖啡來提振精神,某日午餐過後,突然左腰及左下腹劇烈疼痛且全身冒冷汗,伴隨噁心嘔吐、頻尿及肉眼可見性血尿,一直跑廁所卻尿不出來,最後在同事的攙扶下,緊急到急診求治。經醫師評估並轉診至泌尿科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