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人失業 憂鬱風險三級跳

年輕人失業 憂鬱風險三級跳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項發布於《慢性疾病預防期刊》的研究指出,18至25歲的失業年輕人憂鬱症狀的比率高出有工作的同儕的3倍,失業與憂鬱兩者間有顯著相關。

研究者強調:失業和憂鬱兩者間出現相關,可能是來自於年輕人正職各種轉變的發展因素,例如:年輕人剛轉入成人階段的不確定性、社會關係及支持系統的改變。此外,年輕失業人口中的憂鬱,也可能來自延遲人生目標所形成的壓力。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徐西森認為,本研究雖可能有東西文化差異的適用性和解讀性,但年輕人失業確實是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心理與社會問題。因為失業會讓人有一段時間感到沮喪無望、情緒低落和多愁善感,甚至影響其生活適應、身心健康等,這些情形和憂鬱症患者的病徵是非常相似。失業和憂鬱症之間確有相關,但無法判定是失業導致憂鬱症,或憂鬱症的人容易失業。

徐西森教授進一步從生涯發展理論的觀點指出,18-25歲的人生階段正處於生涯發展的探索期(15-24歲)和建立期(約25-44歲),就業不適應或不穩定是很常見的狀況。家長親友可多關心,以支持取代歧視、以鼓勵代替指責,給予情緒支持並提供具體的就業協助或生活規劃,這些都有助於降低失業對年輕人的心理衝擊。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此階段的失業,可視為是一種短暫的失落,失落總是會經歷憂鬱的過程,常常是來自於對自己工作內容、性質選擇的未定,或目標設定較高,也包含了未就業。若要打破失業與憂鬱循環,最好的方式仍是接受憂鬱的處置,這同時也有助於對自我的能力的釐清、肯定及工作的正確態度,甚至對未來的心理衛生促進、正向思考也有幫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15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每個人都有家庭醫師的夢想不再遙不可及!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啟動「全人全家全社區健康教育志工培訓計畫」,結合台灣省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退休教師及社區大學教師,透過培訓計畫成為家庭醫師志工,未來全台各縣市每個社區、每個家庭,甚至每個人都有專屬家庭諮詢醫師。計劃發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輪狀病毒侵襲力驚人!根據統計,國內5歲以下幼童每年約有2、30萬人次因感染輪狀病毒就醫,且是嬰幼兒因腸胃炎住院率首位,每3、4名患者就有1名要住院,症狀輕者發燒、嘔吐、水瀉,嚴重者可能脫水、多重器官衰竭,甚至致死,每年全球更達50萬人死亡。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

閱讀詳情 »

俗語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不僅是老一輩所傳承的觀念,越來越多研究也證實這項說法,特別在養育小孩的階段差異最明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發現,常接觸灰塵、動物毛髮和細菌的新生兒,日後罹患過敏和氣喘的機率降低。 研究人員追蹤 467 名出生在巴爾的摩、波士頓、紐約的新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達人網之前曾經報導過「多吃蕃茄可以降低停經婦女罹患乳癌風險」,其實蕃茄的好處不止這些。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吃蕃茄還可以降低腎臟癌的風險,一天如果吃 4 個蕃茄,可以降低 45% 機率。研究認為抗氧化是抑制腎臟癌的關鍵,不過仍需進一步的研究。 蕃茄中含有豐富的茄紅素,是一種抗氧化物,在過去的研究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