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年節食材大檢驗,怎麼挑、怎麼處理才安心?

許多人愛到餐廳、飯店圍爐,不必再為準備年菜傷透腦筋。不過,餐廳使用的食材安不安全呢?來看看檢驗結果,順便學學該怎麼挑、怎麼處理?
年節食材大檢驗,怎麼挑 怎麼處理才安心?
近幾年來,到餐廳、飯店圍爐成為流行,年菜安全性也引起關注,台中市衛生局抽查44家餐飲業者年節常用的白蘿蔔、紅蘿蔔、玉米、青椒、甜椒、竹笙、蓮子及芥菜食,共8項、84件,發現18件蔬果農藥殘留超標、1件竹笙漂白劑超量,不合格率達22%,包括兆品酒店、全國大飯店、通豪大飯店等17家知名業者都出現違規品項,衛局已要求停止使用,並追查來源。

《19件檢驗不合格》
中市衛生局長徐永年指出,19件檢驗不合格的食材包括1件青椒、7件白蘿蔔、10件甜椒及1件竹笙,要求餐飲業者嚴格管控食材來源,維護民眾飲食安全。

徐永年表示,民眾如在家烹調,清洗蔬菜時把握「先浸再洗」、「先洗再切」的原則,避免蔬果切口遭農藥汙染,並浸泡15~20分鐘、流動水沖2~3遍;甜椒、青椒、苦瓜等瓜果,凹陷的果蒂容易沉積農藥,建議先切除再沖洗;菠菜、青江菜、小白菜等小葉菜類,農藥多蓄積根部,先切除近根處再分開葉片清洗,高麗菜、萵苣等包菜類先去除外葉、一片片剝開沖洗,以減少農藥殘留。

《花生、發糕也不合格》
此外,中市衛生局也抽驗花生糖、玉米、年糕、發糕、豆乾、臘肉、香腸等年節應景食品,93件樣品中,1件花生檢出黃麴毒素超過5倍、1件玉米含有不得檢出的芬佈賜(Fenbutatin-oxide)農藥、1件發糕使用不得添加的去水醋酸、5件豆乾檢出苯甲酸超標,均已下架。

徐永年表示,黃麴毒素對肝臟具有高度毒性,長期攝食黃麴毒素污染的食品可能致癌及急性肝中毒;芬佈賜是殺螨劑,大量接觸會引起頭痛、頭昏、噁心及嘔吐等症狀;小劑量的去水醋酸可能傷肝、大劑量且長期暴露則有腎衰竭之虞;苯甲酸若長期食用可能導致食慾差、肝功能損傷、刺激腸胃道引起胃痛、反胃或嘔吐,大量攝食會發生代謝性酸中毒。

《選購帶殼花生較佳》
徐永年建議,選購年糕、發糕、豆乾及花生等年節食品時,應挑選包裝完整、有品牌的廠商;花生應選帶殼的、沒有發黴或破損情形,並避免囤積導致發霉,若有變色、皺皮即應丟棄。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涼麵季節,小心代表衛生不佳的大腸桿菌群、大腸桿菌跟著拌吃下肚!台北市衛生局今(10)日上午一口氣公布有7件涼麵食品不合格,包括俺老鄉涼麵店、洪記涼麵、廟口涼麵、川記美食、小邵專業涼麵、梁記涼麵、空軍涼麵等自製涼麵,分別檢出大腸桿菌群或大腸桿菌超標不合格,全部挨罰3萬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知名連鎖炸雞品牌食安出包!食藥署今(10)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一口氣公布有17項進口產品檢驗不合格,其中「頂呱呱」從美國進口的一批重達1.4萬公斤的香料混合調味粉,被食藥署驗出防腐劑、品質改良劑超標,這一批不合格產品全依規定得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上午公布最...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偷懶不刷牙,可能增加肺炎風險?國內研究發現,擁有正確潔牙習慣,罹患肺炎的風險可降低超過3成。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提醒,預防新冠肺炎,實體口罩與嘴巴內的「隱形口罩」一樣重要,民眾若發現口腔健康亮紅燈,應儘快就醫治療;如果有不堪使用的假牙,也建議在醫師評估下拆卸更換,既可...

閱讀詳情 »

 JET綜合台節目《大尋寶家》本周邀請到戲劇天后張鳳書來鑑寶,她帶來幾件收藏的寶物要讓秦老闆(秦嗣林)鑑定,並跟大家分享關於寶物的故事,節目一開場,主持人丁靜怡就獻上張鳳書愛吃的地瓜酥和珍珠奶茶當禮物,讓張鳳書一看到就樂得不可開交,張鳳書還特地帶來新書「高效率癌症照顧心法」,述說自己照護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