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年節買魚5原則

過年的餐桌上怎麼可以少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的魚料理,是年節必備,其實就營養和對健康助益來看,這真是個好傳統。採買時,挑哪些魚好呢?看看消基會的建議!
年節買魚5原則
《不飽和脂肪酸,減少心血管疾病》
‧魚肉的脂肪一般僅1~4%,比畜禽肉的少很多,常吃不會增加身體負擔。
‧脂肪中的80%為不飽和脂肪酸,能軟化血管,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
‧脂肪豐富的魚如鯡魚、鯖魚、鮭魚、秋刀魚和沙丁魚等的營養價值更高,因為提供了很特殊的ω-3脂肪酸─EPA和DHA。能抑制發炎、降低血壓、對抗血栓和避免老年癡呆症等。

※畜肉有5~20%的脂肪,而且富含飽和脂肪酸;禽肉的脂肪含量比畜肉的低,主要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選擇肉類基本上可遵循一條簡單的規則: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魚肉。

《完全蛋白質,營養價值高》
‧魚肉兼具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優點。
‧魚肉的蛋白質比例通常為18~24%,能提供身體所需的各種胺基酸,屬於完全蛋白質,營養價值相當高。

《買魚5原則》
選購魚類的主要判斷原則有以下5項:
(1)養殖魚優先於野生魚。
(2)銀白色魚優先於彩色魚。
(3)購買植食性的養殖魚。
(4)大型魚容易有汙染問題(如:鮪魚、旗魚、鯊魚,通常大型魚汞等重金屬量高),最好選擇能整條放在餐盤上的小型魚。
(5)少買珊瑚礁魚類。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美國加碼捐贈台灣的250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即將在7月1日開打,第一批110萬劑的分配原則出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公布,將以3類人為優先;至於也同步開放接種的雙北外送員、保母、國道客運司機等第7類人員則得由造冊...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嚴峻、疫苗短缺,近期又爆出屏東首例印度Delta變種病毒株。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在臉書貼出數據、圖表表示,各國都積極推動疫苗的自主研發量產,都在第三期臨床試驗進行中,就給予緊急使用授權,以期盡快提升疫苗涵蓋率,與病毒的變異進行時間競賽。他強調,現在台灣和全球各國的當務之急,既要加強阻斷病毒擴散...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美國加碼捐贈台灣的250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即將在7月1日開打,第一批110萬劑的分配原則出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公布,將以3類人為優先;至於也同步開放接種的雙北外送員、保母、國道客運司機等第7類人員則得由造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拍板後,台積電及鴻海永齡基金會各洽購500萬劑BNT疫苗的進度到哪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透露最新進展,強調「雙方都非常的滿意」,接下來就是台積電及鴻海需要去做採購的談判;至於爭取跟進的慈濟基金會,陳時中則說,「讓前2家公司先把路走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