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帶狀皰疹俗稱「皮蛇」 勿聽信偏方治療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 勿聽信偏方治療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民眾對於「水痘」應該不陌生,大部分人一生只會長一次水痘,通常好發於孩童,但對於成人來說,當免疫系統降低時,就會引發「帶狀皰疹」(又稱皮蛇、飛蛇),以年齡分布而言,30到60歲間發生率較高,有些是小時候長水痘痊癒後,水痘病毒潛伏在人體感覺神經節裡,當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時,病毒再度被活化,侵犯神經節,引起神經發炎疼痛,嚴重者會痛到無法入眠。

皮膚專科醫師蔡昌霖表示,帶狀皰疹病情分成兩部份,一個是皮膚水泡,一個是神經痛,皮膚水泡會在2~3週內結痂脫落,但神經痛則有可能維持數月以上。凡得過水痘者,症狀會有單側神經抽痛、過幾天後抽痛部位附近出現紅疹或水泡,必須在發疹三天內(不是抽痛三天內),盡速求診皮膚科,這期間是使用自費口服抗病毒藥的黃金期,可減輕病情讓水泡到此為止。

蔡昌霖說明,帶狀皰疹不會傳染給別人,但會讓沒有長過水痘的病患得到水痘,且「帶狀皰疹疫苗」是自費疫苗,並非打了就一定不會得帶狀皰疹,根據研究顯示,施打疫苗可降低約50%的風險,打了疫苗後若還是得到帶狀皰疹,發生神經痛的比率約可減少67%,疼痛的程度減少61%。目前建議50歲以上民眾施打,只需一劑即可。

醫師提醒,病患不要刻意弄破水泡、也勿隨意尋求偏方塗抹,如各式粉灰、液體或接受斬蛇。別聽信偏方者的有效親身經歷,因為帶狀皰疹就算不治療,皮膚也會在2~3週內自己好轉,抹一些奇怪來源只會容易使水泡或傷口感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49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人類眼睛經常暴露於陽光下,將會造成傷害。眼科醫師廖士傑指出,由於年輕人的眼睛本身有抗氧化酵素、抗氧化物質及有保護性的色素,可以抵擋光線對眼睛的傷害,但年過40歲之後,光線對眼睛的傷害便逐漸增加。影響光線傷害程度的主因是光線的強度及光線的波長,過度曝曬於光線下,或是人造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一名35歲李小姐,因為多年不孕就醫檢查,經診斷發現是雙子宮雙陰道的患者,三年來經歷三次人工受孕跟六次試管嬰兒的療程都沒有成功,直到進行子宮輕刮術,讓原先胚胎不易著床的李小姐順利懷雙胞胎。雙子宮雙陰道的發生率約三千分之一,文獻記錄雙胞胎懷孕案例,都是自然受孕;收治這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文化非常注重傳宗接代的觀念,生兒育女被視為夫妻的義務之一,許多不孕夫妻面臨無法生育時,大多會先尋求中醫來調理身體;然而,在現代社會晚婚的現況下,女性還得與時間賽跑,如果沒有確認不孕的問題點為何,進補過頭除了可能增加身體的負擔之外,反而無法給予實質的幫助,而且還恐耽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飲食與油脂攝取密不可分,但多吃、吃錯恐傷身!諸如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都體內脂肪過量有關,而脂肪普遍存在魚肉豆蛋、奶製品、油脂中。醫師建議,日常飲食應盡量選擇不飽和脂肪較高的食物,如雞肉、魚肉,用橄欖油、葵花油烹調,可以遠離罹病風險。家醫科何一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