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市售包裝食品騙很大!消基會於11月間,隨機於賣場超市購買16樣商品,包括糖果、果凍、餅乾,以及泡麵、飲品、冷凍食品等,13項外包裝有標示不實或名實不符的情形,其中以零食類最嚴重,逾8成標榜口味,卻無實際原料。
13項名實不符包括,pinky水蜜桃薄荷糖沒有水蜜桃;吉米吉台漁碼頭-紅蟳棒沒有紅蟳;盛香珍荔枝椰果沒有荔枝;滋露草苺巧克力沒草莓;台灣尋味錄雞蛋布丁沒雞蛋;咔咔草莓巧克力棒沒草莓、巧克力;太祖牌蚵仔麵線不僅沒蚵仔,且調味粉包中僅有柴魚、蝦粉等海鮮相關添加物,也不見蚵仔的蹤影;中華水果豆花沒寫風味、僅有香料;桂冠蝦球沒蝦原料。
在飲品方面,有七星白葡萄氣泡香檳飲料沒葡萄原料;全國草莓調味保久牛乳沒有草苺原料;阿薩姆蘋果奶茶沒有蘋果原料;家樂福水蜜桃果茶沒有水蜜桃原料。
消基會指出,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食品容器或包裝不得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情形,可處4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再次違反者,必須歇業、停業一定期間,一年內不得再申請重新登錄。
消基會呼籲業者,應以誠信經營為原則,充分告知產品相關資訊。另外,政府也應研擬加強管理規範,避免消費者誤入食品叢林、迷失在隱晦不明的宣稱中。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69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