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巴金森氏症深腦刺激器 104年起健保給付

巴金森氏症深腦刺激器 104年起健保給付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宣布自明年一月一日起,將深層腦部刺激器「有條件的」納入健保給付,造福巴金森氏症病友,預計一年將有150人受惠。

巴金森氏症是一個運動神經系統退化的疾病,主要是因為黑質組織多巴胺細胞退化死亡,當運動神經退化超過百分之60時,人體便會出現輕微的症狀,例如肢體顫抖、動作緩慢等。臨床上針對前期的患者,主要是以口服「左旋多巴胺」為主。

服用藥物伴隨而來的就是副作用,而巴金森氏症的副作用就是異動症與開關反應。異動症是指病患的肢體會不自覺顫動及搖晃、甚至跳躍,無法維持日常生活。除了異動症外,經過長時間服用藥物後,藥物對於病患已經不再具有最初的療效,效用會隨著時間漸減。

由於巴金森氏症是種漸進式的疾病,多巴胺神經細胞會逐漸凋零,所以病患口服藥劑會越來越高,但藥效時間卻愈來愈短,出現所謂「開關現象」;意指患者的運動神經功能猶如電器的開關,電來時能夠走,病狀即獲得控制,但電力不足時,便喪失了正常活動的能力,寸步難行。

巴金森氏症病患服用劑量越來越高的藥物後,卻不見成效或喪失正常的行動能力時,這時候就會以外科手術來取代口服藥物。「深層腦部刺激術」是植入一條電極導線至腦中的邱腦下核,再將「深層腦部刺激器」植入於胸腔(俗稱電池或晶片),藉由電流來控制與調節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雖手術費用高昂(約八十萬),但是目前改善巴金森氏症最有效的方式。

衛福部健保署表示,雖深層腦部刺激器不能直接治療巴金森氏症,但能大幅改善異動症,直接的減少病人未來的用藥量與併發症。有鑑於自費使用的病友,多已重返正常的生活,故將深層腦部刺激器納入健保給付。

健保給付的符合條件為(1)屬原發性巴金森病;(2)發病五年以上,且經醫學中心評估為藥物治療至少一年以上無反應者或因長期服藥後產生不良反應而無法繼續服藥者;(3)病人身體其它狀況良好,必須無失智症、無其他嚴重的內外科疾病,以及無藥物無法控制之精神疾病;(4)病人的腦部磁振造影檢查必須正常。

健保署表示,未來會繼續努力於財務許可範圍內,持續將民眾所需的新式特殊材料納入健保給付,減輕民眾自費醫療負擔。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50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低頭族要小心,若仍長期習慣使用手機,小心恐出現頭暈、想吐等症狀;大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遜模指出,使用手機時,通常會聚焦在小螢幕上,因近距離加上眼球長時間侷限在小範圍內快速轉動,就容易出現暫時性暈眩等症狀。臨床上,曾有1名開業醫師,因習慣搭車時,寫病歷且使用手機,某次突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擔任志工15年的何東岩已白髮蒼,雖屆阿公年齡,他卻長期在光田綜合醫院安寧病房服務;日前該院提出要在開刀房和加護病房規畫奉茶服務,他立刻就自告奮勇加入,不僅是奉茶,還獻上溫暖與關懷。「先生,辛苦你了,這杯熱茶給你潤潤喉!」何東岩今年六十八歲,已是含飴弄孫的年紀,但卻每日到光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看醫院像在走迷宮、藥袋字體小看不清楚、走樓梯沒扶手、上廁所無輔助物,缺乏「親老」考量的醫療院所,讓老人每次就醫都像經歷一場冒險。位於宜蘭的羅東聖母醫院自兩年前公佈「親老」醫療大樓興建計畫後,台灣首座整合醫療與長照功能的老人醫院,今(23)天正式破土動工,預計兩年後落成啟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以前是青暝牛,常需別人代寫再按手印,弄得髒兮兮,現在可以簽名了!」高齡83歲已當上阿祖的洪蔡里女士,就讀五股國小補校1年級,她和友人一同挑戰新北市「健康小學堂」初賽並獲得晉級,雖然才剛學完ㄅㄆㄇㄈ,但是勇於挑戰的精神,令大家都豎起大拇指說「讚啦!」。洪蔡里與同樣也是曾祖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