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少一些另類眼光的看待,讓肯納兒有多一些自信和走出來的機會

少一些另類眼光的看待,讓肯納兒有多一些自信和走出來的機會

少一些另類眼光的看待,讓肯納兒有多一些自信和走出來的機會       肯納原本是一位醫生的名字,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了自閉症(Autism)的族群,從此「肯納症」就成為了「自閉症」的正名,雖然長久以來大家還是習慣用自閉症來稱呼他們,但是自閉這個名詞,為他們帶來不少困擾,讓不了解的人以為他們是「自行封閉心扉」,所以現在許多人也開始改回,用肯納來稱呼自閉症。

       輔導肯納症孩子就業的這項工作,目前在協助上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由於全台各地的肯納協會都是處於各自運作,並沒有相互溝通的管道和機置,像台北有台北的肯納自閉症基金會,而台中有台中的自閉症協進會(協助成人肯納自閉症就業的機構),而這也是台中市私立肯納自閉症社會福利基金會的母姊會。因為協會的烘焙坊才剛成立不久,所以目前協助過的孩子並不算多,大約協助了10多位孩子,現在協會的裡的孩子都在30歲以下,而曾經協助過最大的孩子是一位69歲的肯納患者。

少一些另類眼光的看待,讓肯納兒有多一些自信和走出來的機會

       協會烘焙坊目前主要協助是輕度和中度的孩子,重度的孩子比較無法協助,因為無法讓人帶領他們走出戶外。協會課程是以訓練肯納孩子的生活自理為主,另外還提供家庭托顧的保母服務,讓父母可以放心出去工作。而烘焙坊的成立和發想,是因為烘焙這項工作,大家比較熟知且簡單,其實在成立烘焙坊前,也有生活自理班的相關課程,因為主要還是希望肯納症孩子的生活可以自理,而烘焙課程除了能讓孩子們比較容易產生興趣外,也是快速能讓他們接觸社會的一種方式,所以特別請了一位老師,免費來教肯納兒做餅乾,開發新產品,盡量朝職業方面去訓練肯納兒,其實協會的目標不只有烘焙餅乾、一口酥…等,他們希望能依照每個孩子不同的特性,安排出不同方向的訓練,讓孩子的未來有能力養活自己。(提供園藝課程,讓孩子未來從事務農工作。)
       園藝和烘焙活動只是基本的課程安排,協會還有其他各類型活動,提供給肯納孩子們,包括音樂、體能…等豐富的課程,每週定期會邀請不同老師來協會授課,有室內的音樂課,也有戶外的體能課程,假日也提供相關活動「青年活動俱樂部」,讓肯納兒有地方可以外出活動,不會都關在家裡沒事做。而且這邊的孩子,不只收肯納自閉症,也有收智能障礙的孩子,希望彼此能相互影響,產生正向的學習效果。
少一些另類眼光的看待,讓肯納兒有多一些自信和走出來的機會
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從2015年10月成立庇護工廠後,到2016年才慢慢開始有商品可以販賣,在今年過年的時候,為了鼓勵他們努力的學習,老師特地發紅包獎金給每位肯納兒,有一位外表看似陽剛、硬梆梆的大男孩,在收到紅包後,眼眶紅了,很感動的謝謝老師給他的肯定。
       另外有一位44歲左右的心智障礙孩子,因為成長的時候,經歷過解嚴前、後的時期,那時候因為心智障礙孩子的能力弱,所以容易受到同學的排擠、欺負,養成了躲在自己角落裡的習慣(與肯納兒相似),個性也變得比較固執。這位孩子在家裡有奶奶疼愛,所以在一路成長的過程中,發現在戒嚴的時期,如果不亂講話的話,就比較不會受到欺負,但是在解嚴後言論變得自由,他開始覺得比較容易遭受霸凌,加上後來奶奶年紀大了,無法繼續的保護、疼愛他,造成他愈來愈沒有安全感,出現一種期待被保護、不想受傷的心智狀態,原本家人是希望隨著孩子長大後,他的心智也會隨之成長,結果產生反向的情形,後來到了庇護工場,因為生活開始有了重心,也有老師能陪著他說話,透過庇護工場不時的關心和理解,讓原本排斥被要求的他,都能接受且順利完成任務,在邊做邊學的過程當中,讓他的情緒獲得舒緩,也從原本只會接受,到開始學會給予。所以不論是否屬於身心障礙者,其實都需要一定程度上被要求,他們才能日漸成長和進步。
       這就像是有很多肯納兒以前很會騎腳踏車的,都到後來都不敢騎,因為肯納兒鎖定好目標之後,只會努力往前衝,到達設定好的目標,過程中他不注意到別人或紅綠燈,所以很容易造成危險。而家長也因為工作關係,無法親自陪同照顧,提供這方面的訓練,所以造成孩子後來都不敢騎的狀況。
少一些另類眼光的看待,讓肯納兒有多一些自信和走出來的機會少一些另類眼光的看待,讓肯納兒有多一些自信和走出來的機會
協會目前的現況
       目前還是以生活用品為主要需求,若有用不到的物資,會用便宜的價格轉賣給需要的人,而販售的目的,除了賣錢和訓練肯納兒如何經營商店之外,更希望透過賣東西的訓練,讓肯納兒慢慢學習、了解一些以後能夠回歸職場、社會的技巧,另外也協助訓練肯納兒的工作態度,以及社會能力的培養。雖然協會目前只能使用現有資源,來訓練肯納兒做相關的就業訓練,因為不協助的話,他們在家閒置久了,可能會造成一種社會適應上的問題,但是如果只能帶到外面閒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人力資源的浪費,所以協會未來仍會持續帶領著他們向前走。

       很多時候,因為家庭和家長的選擇,加上社會認同的關係,影響了孩子的發展,無法提供孩子們友善的成長環境,如果可以多多呼籲外界,友善接納他們,給這些孩子們一個機會,讓他們走出來,少一些另類眼光的看待,就能讓他們有多一些自信和走出來的機會。


善耕雲端找公益,服務學習真Easy!看更多文章
【更多請上公益媒合平台《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官方網站;《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粉絲團】

相關推薦

常見許多準媽媽「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原來是害怕腹中孩子成了過敏兒。過敏與遺傳有關之外,到底準媽媽少吃或不吃易過敏食物,會不會減少過敏兒的發生率呢?許多準媽媽雖然對雞蛋、海鮮、花生等食物不會過敏,卻因害怕產下過敏兒,懷孕期間不敢吃這些容易過敏的食物,但醫師表示,過敏與家族遺傳有關,只要媽媽對特定...

閱讀詳情 »

這是真實故事,醫生說狀況不太樂觀,現在只能請大家替她加油了...!!小語今年剛滿32歲,在21歲那年結了第一次婚,婚後並不美滿,在結婚半年後離婚,她的第二次婚姻在22歲,當時因為已經懷孕了,所以決定再次結婚,這次婚姻維持了7年,生了兩個女兒,開了一家生意還不錯的小吃店,但其實看似美滿的家庭其實一直有...

閱讀詳情 »

(圖翻攝mirror.co.uk)打呼嚕常常被大家忽視,意識不到它的危害性。打呼嚕不僅會影響家人休息,使家人苦不堪言,也可能影響夫妻感情。長期發展下去,還可能導致睡眠呼吸暫停、高血壓、心腦血管病,很多打呼嚕的人甚至在睡眠中被奪去生命。打呼嚕是可以治療的,中醫治療打呼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今天就分享給...

閱讀詳情 »

『你把孩子打掉,然後我們離婚吧...』他們剛結婚半年,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丈夫堅持跟太太離婚... 圖片來源:1 2 “你把孩子打掉,然後我們離婚吧,你還年輕,我不能耽誤你...。” 26歲的王菁菁兩眼通紅,握著時間的手,剛剛結婚不到半年的小兩口抱在一起哭了。 圖片來源 28歲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