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65歲男性,突然出現腹痛、解黑便等症狀,就醫檢查後,糞便潛血反應呈陽性,且胃鏡及大腸鏡檢查也未有任何異狀,但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時,發現空腸疑似有腫瘤,醫師再透過膠囊內視鏡以單氣囊小腸鏡檢查,果然發現患者空腸有脂肪瘤,且與十二指腸交界處也出現超過3公分潰瘍性腫瘤,才確診出血主因。
臨床上,接受胃鏡及大腸鏡檢查時,小腸無法太深入檢查,使許多患者雖經過檢查,卻找不病灶,導致病情惡化;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炯宏指出,雖然目前仍可透過血管攝影、核子醫學等檢查,判斷小腸出血病灶,但檢查敏感度、準確度仍有待努力。
醫師李炯宏進一步說明,透過膠囊內視鏡,患者吞入後可進行8小時的攝影,記錄小腸影像,讓醫師能更準確判斷病情,再與雙氣囊小腸鏡和單氣囊小腸鏡配合,可有效檢查完整小腸,有助於治療。
膠囊內視鏡能使患者降低疼痛感,且也有效降低風險;李炯宏呼籲,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就應盡快就醫檢查,透過推進式氣囊小腸鏡等方式,都能有效幫助檢查病灶位置,提高治癒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700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