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云:「凡藥三分毒。」雖然藥能治病,但吃多了對人體也會有害。不過不只是藥,甚至是生活中常見的一切食品,都是一種「毒品」。不要覺得少吃藥就沒事了,水喝太多或是維他命吃太多都有可能會使得身體機能的受損。
「萬物皆有毒,毒性視其劑量而定。」這是十六世紀的一位毒理學家帕拉賽瑟斯(Paracelsus,1493-1541)所說的名句。他提出,每一種物品都可以是毒,不過關鍵在我們食取的劑量是否足以令我們中毒,如果攝取的劑量超過身體的解毒能力,那麼就會出現該中毒的症狀。以維他命當例子,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陳樹功表示,維他命A、D,長期攝取可能累積毒性,且也要求業者在製造販售此類食品時,應在產品包裝上,明確標示攝取限量,及「多食無益」等類似意義的詞句。
至於維他命B、C群並不是就沒有毒性,只是「相對」比較安全罷了,吃多對身體一樣會不好。又或者是平常的飲用水,在短時間內喝下大量的水,也會使得血液內的電解質因為被水分排出體外而降低至安全水分的濃度,影響到腦部的運作,可能因此而致命,不過機率比較低就是了。
我們把東西視為有毒,其關鍵在於人體能接受的劑量。一般而言,少劑量便會致病的我們將之視為有毒,而普遍認為無毒的,我們吃多了仍會對身體有害。因此,如何不中毒的重點就在於「不過量」。在平常我們吃東西時,謹記不要短期內一直吃相同或類似的東西,即使是自己喜歡的食物,也切記不要總是吃同一樣。我們會中毒,全是因為不理會身體所能負擔的量所致。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
《醫藥生技科學共筆》部落格
圖片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hk/b5/12/11/19/168817.htm?p=all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