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孩也會得關節炎 延誤恐長短腳及肢體變形

小孩也會得關節炎 延誤恐長短腳及肢體變形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剛上大學一年級的女孩,從國小三年級起出現髖關節發炎疼痛,因為習慣性脫臼與長短腳,不能上體育課,甚至連簡單日常生活都無法自理,穿鞋襪需要媽媽幫忙、上廁所要人攙扶、連睡覺都無法翻身。母親為了照顧她辭去工作,每天騎機車接送。她因為痛到無法跨坐機車後座,只得坐在母親前方。發病多年來反覆尋求中醫與國術館推拿、整骨,卻無法改善。直到高一時,接受林口長庚醫院精細檢查,才確診是罹患「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兒科最常見的風濕病之一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醫師指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是兒科最常見的風濕病之一,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成因不明,嬰兒到青少年都可能發生。症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紅疹、跛行、發燒、晨間僵硬等。因為不典型又多樣化,易被當成生長痛與運動傷害,延誤診斷與治療恐致孩子長短腳、甚至關節嚴重破壞受損。

透過篩檢表 做簡單的關節動作即可評估

為大幅縮短確診時間、及早治療,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發佈最新「兒童肌肉骨骼關節問題轉介篩檢表」及互動歌曲,幫助家長與醫護人員透過觀察以及讓孩子做簡單的關節動作進行評估。若懷疑是高風險族群,盡快轉介至大醫院的兒童過敏免疫風濕專科進行鑑別診斷。

各年齡的孩童都可能發生

據研究統計,臺灣地區發生率為每年每十萬人有4.9~15.7人;男生每年每十萬人有6.0~16.8人,女生每年每十萬人有3.8~14.5人,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而男女比例為7 : 5,好發年齡平均約為9歲,但各年齡的孩童都可能發生。

延誤治療恐造成不可逆的遺憾

葉國偉醫師特別提醒,16歲以下孩童若出現關節發炎伴隨紅、腫、熱、痛症狀,且影響到其肢體活動、關節疼痛、難以活動的狀態時間持續6週,並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如:傷口感染、運動傷害、惡性腫瘤等,父母與醫護人員就應高度懷疑是否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臨床上曾有不幸延誤治療,造成關節長期發炎,對孩童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如骨頭發炎萎縮、長短腳、影響肢體行動等。此外,還有虹膜炎的合併症,對孩童視力是一大隱憂,家長不可不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事業、學業、玩樂‧‧‧‧‧‧,忙碌的現代女性很容易睡眠不足,對於這樣的女性我們推薦的解決方法是「冥想」。 「冥想」可以讓身體最深處的神經休息,據說這樣的休息深度大概是睡眠的2~3倍,也就是說短短20分鐘的冥想,足以匹敵1小時的睡眠,因此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因此我們這一次參考了日本醫...

閱讀詳情 »

選擇一隻手。在手相術中,有主動的手和被動的手之分。你的主動手就是慣用的,寫字用的話;那麼被動手就是另外一隻手。 被動手就是那只用來解讀遺傳特質的手;主動手是用來解讀非慣用手上的消極線條的變化。 識別四條主線。它們分別是: 心線頭腦線生命線命運線 (不是每個人都有) 解析心線。解讀線條的方向可任意(從...

閱讀詳情 »

很多二三十歲的女孩子看病,她們普遍都有一個現象,很多女孩子居然把十個手指甲都塗上各種顏色的指甲油,甚至有些腳趾上的甲片也塗上了五彩繽紛的指甲油。 先是不在意,但後來發現,這些塗指甲油的女孩子來看病,大都有煩躁胸肋脹,失眠,脾氣急,甚至眼睛脹,頭痛等氣機鬱結的中醫辨證特點。 有個女的,26歲,長期焦...

閱讀詳情 »

作者:南雲吉則 一餐要吃多少的量才適當?曾有人進行實驗,調查飲食的量是否會影響壽命。研究人員透過增加或減少動物的食量來觀察,結果發現減少40%的食量最長壽,壽命平均可延長至1.5倍。當然這項結果也適用於人類。現今已然是飽食時代。飲食過量後,「節約基因」發揮作用,開始貯存脂肪以備飢餓時所需。貯存的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