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看牙醫、敷臉,許多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事情,卻有可能沒來由地突然讓人感到極度害怕,感覺快要死掉,頭痛頭暈、心跳加速、手腳發麻、冒冷汗、吸不到氣,這些症狀很可能就是恐慌症發作。醫師表示恐慌症發作時感到很可怕,但不會真的危害生命,透過藥物與深入瞭解恐慌的原因,每個人都可以戰勝恐慌症。
成功人士往往容易恐慌發作
恐慌症發生的原因很多,但特別的是成功人士愈有可能發作。書田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施佳佐表示,門診有一位43歲離婚的企業高階主管,平時工作能力強,某日開車在雪隧隧道中突然心悸、胸悶、頭暈、覺得吸不到氧氣、手腳冰冷、感覺快要死掉,之後數月,在搭車、健身房等密閉空間時,均發生數次無預警胸悶及過度換氣發作。還有一位25歲單身女性,某天在做臉時,突然覺得敷在臉部的面膜讓她不舒服,開始出現急遽呼吸急促、心悸、害怕、焦慮恐慌等情形,自己嚇到也嚇到美容師。
施佳佐表示,恐慌症發生時沒有預兆,一旦進入恐慌狀態,往往會想趕快掛急診,但由於發作時間往往不到半小時,等看到醫師時症狀都已緩解,什麼都查不出來,因此如果類似情形發生多次的話,應該直接掛身心科門診來診斷。
沒有預兆卻有原因
施佳佐指出,青春期末期與 30 至 40 歲民眾較易產生恐慌症,雖然與幽閉恐懼症相似之處,但實際並不相同,發生原因可分為三部分:
1.生理因素:與家族遺傳、生理上某些生物機能失調、神經傳導物質缺損等有關。
2.心理因素:好發性格特質有神經敏感、凡事求完美、性格堅毅固執、好勝心強、急性子、容易預期性焦慮者。
3.社會因素:近期有誘發恐慌症的環境,像是處於高壓生活,有情感上的失落(如: 離婚、分手)、親人驟逝、或近期發生重大威脅事件的壓力等。
也就是說,社會上的成功人士在遭遇重大打擊事件後,往往就可能產生恐慌症。一旦產生恐慌症,之後在遇到類似情境時,想起之前發作時的情境,就會產生預期心理,進一步強化恐慌症。而讓人產生恐慌的原因並不一定,除了幽閉空間、特定場合、行動受到控制等,施佳佐表示,也有一看到下雨就會開始恐慌的案例。
▲恐慌症的原因很多,某個重大打擊事件發生後,就會開始發作。(圖片來源:© Olga Vasilkova | Dreamstime Stock Photos)
即時就醫就可化解 拖著反而會出事
施佳佐指出,由於過往恐慌經驗造成的預期心理,使得病患會因為害怕無法逃離該場合而極力避免、逃避、或拒絕待在這些場合,不敢搭大眾交通工具、不敢坐電梯、不敢開高速公路、不敢去洗頭、不敢敷臉…等,使得生活上受到限制,人際關係退縮,甚至有40~80%產生憂鬱症病狀,20~40%有酒精、藥物等物質濫用。
恐慌發作時雖然恐怖,但實際上對性命並無危害,只要即時就醫,問題就可化解。施佳佐說,治療方面,藥物治療需服藥8-12個月,搭配認知行為治療,讓患者瞭解發病的原因,並且引導他們積極面對引發恐慌的情境,並有親友協助共同面對,恐慌症狀就會慢慢減輕,有些患者到後來已不需要再服藥,而是把藥隨身攜帶,就會產生安全感,發病機會就更少了。
(圖片來源:skippyjon via photopin cc)
註釋
在特定時期內有強烈害怕或不適感受,突然發生下列十三項症狀中的四項以上,且在十分鐘內達到最嚴重的程度,要當心有可能是恐慌發作:
1.極度焦慮、發抖或顫慄。
2.劇烈心悸。
3.出汗。
4.呼吸困難。
5.哽塞感。
6.胸悶。
7.噁心或腹部不適。
8.頭暈恍惚。
9.失真感或失去自我感。
10.快發瘋。
11.怕死感。
12.感覺異常、四肢發麻。
13.冷顫或臉潮紅。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