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專訪《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爾‧鮑溫

與大師對談|專訪《不抱怨的世界》作者 

威爾鮑溫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專訪《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爾‧鮑溫

快樂是一種選擇,由我們自己決定


快樂是一種主觀的幸福感,跟賺多少錢、多漂亮、住在哪裡、外界的一切都沒有關係,它純粹只存在你的內在,快樂不用上網搜尋,應該去自己內心裡搜尋才對。

 

「喔,我的媽呀,我實在很受不了那個某某某,跟他在一起真的很煩,他一直抱怨、一直抱怨,講也講不聽,他死命不改,我快被他煩死了。」

 

「嗯,那你現在在幹嘛?」

 

「蛤?」目瞪口呆。

 

當我第一次聽到威爾鮑溫的《不抱怨的世界》,覺得這真的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書名,前瞻性十足。我們早已厭倦那些穿梭在我們身邊喋喋不休的抱怨聲,通常對於別人抱怨的事,我們根本無能為力。除了充當垃圾桶、聽他吐吐苦水外,我們能插手的地方相當有限。

 

再則,如果發現對方只是抱怨成性,根本不想改變時,更會激起我們的反感。

 

對於別人的苦水,一開始我們難免會出自好奇,像聽八卦一樣的你來我往,說到感興趣的部份,偶爾還會插個話、多問幾句,甚至再給一點建議。但如果對方一次次持續的發牢騷,我們就會開始覺得無趣、浪費時間。

 

想想,當我們聽別人抱怨時,怎麼好意思表現出我們對生活的滿意與快樂?怎麼好意思分享我們愉快的心情?抱怨的人通常會緊緊抓住不悅的心情不放,即使我們好意想扭轉他的心情,他可能還會覺得我們不關心、沒有同裡心、不夠朋友,不懂得體恤。

 

磨久了,我們都想逃之夭夭。但話又說回來,我們自己是否也犯了同樣的毛病?我們這方面的自覺通常都很低。

 

有一點我可以證實,一個常抱怨的人一定不快樂。因此,想要快樂就必須很有自覺的改變這個愛抱怨的習慣。看別人,我們都很清楚,看自己,我們可就糊裡糊塗。

 

《不抱怨的世界》價值在於他的紫色手環運動。威爾實在太聰明了,腕上的手環目的在於提醒我們自己所許下的承諾;承諾自己要成為一個不抱怨的人。這是一個很有智慧的自我期許,因為聰明的人已經知道抱怨所產生的種種負面效應。當自己決心要修心時,手環可以是用來幫助我們提升覺知的工具。

 

此時,腕上的手環像極了一位開悟的貼身師父,時時提醒自己快快從抱怨中覺醒。

 

威爾說,真的有人花了長達八個月的時間才完成二十一天不抱怨的紀錄。對那位仁兄來說,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這樣的改變,真是「哈里路亞!」,功德一件。

 

寫這篇文章時,我的電腦當機不下十次,我又聽到我再一次的跟老公抱怨。這次,脫口而出前我對自己說:「賴佩霞,閉嘴,趕快拿你的電腦去修,別再污染家裡的空氣了。」

專訪《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爾‧鮑溫

——Q&A——

 

賴佩霞:什麽樣的因素讓你想成為一位牧師?

 

鮑溫:我的童年生活充滿挑戰,非常艱辛,雖然我的家庭很富有,但只有很少的愛。一個孩子在他小的時候,很自然覺得父母就像神一樣。無論在情感上還是在肉體上,如果父母對孩子刻薄,沒有愛心、耐心,甚至虐待,面對這樣的父母,小孩會慢慢發展出一種想法,認為一定是自己本身有問題。我父親就是一個虐待成性的人,他很努力不要這樣對待我們,但是他對我和我的兄弟都非常嚴苛。三年前,我五十嵗的時候去打禪七,禁語七天,我開始問自己到底怎麽了,哪裡出了問題?結果,我什麽都沒有找到。我那時才發現,原來,我根本就沒有問題。對我來說,這是人生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這並不是傲慢,而是我看見自己生命的價值。

 

紫色手環

看待愛抱怨的行為

 

賴佩霞:你怎麽會以《不抱怨的世界》這麼直接的書名作為你的第一本書?

 

鮑溫:二ΟΟ六年我在教會工作,當時身邊有太多既愛抱怨又愛嫌棄的人,我就請人們戴上紫色手環,只要發現自己又開始抱怨,就必須摘下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當初的構想,主要是希望人們能更有意識的看待自己愛抱怨的行為,完全沒想到後來會大受歡迎,有那麽多人跟著響應。主持人歐普拉因為得知參與活動的人越來越多,邀請我上節目談這個話題。不久之後,就拓展成一個世界性的活動,這時,我才開始著手寫《不抱怨的世界》。

 

 

 

※本文由《魅麗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68期/ 5月號

專訪《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爾‧鮑溫


魅麗雜誌 68期/ 5月號

相關推薦

鼻錐肌紓壓動作開始!這項動作可以躺著做,也可以坐著、站著做。眼睛可以睜著或閉著。以慣用手的中指和大拇指輕輕捏住鼻根部位與鼻骨。手指力道的掌握,只要感覺有觸摸到鼻子就好。 另一隻手則輕放額頭上,並讓小指底部對準眉間。接著,大口吐氣、吸氣,並想像從鼻錐肌到額頭附近覆蓋著一層保鮮膜。專注感覺空氣經鼻孔吸入...

閱讀詳情 »

髖關節是人體受力最大的關節,其靈活度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髖關節是人體的情緒抽屜,當緊張、悲傷、壓力等無法處理的經驗發生時,這些負面情緒會被我們不自覺地累積進髖關節裡。所以有的人髖越來越緊。 對現代人來說,有太多潛在的健康問題都源自於多坐少動的生活型態,長期下來就造成肌肉過勞的現象,特別是下背痛。...

閱讀詳情 »

  忙碌的現代人總有很多事要做,除了一般的上下班以外,下班後也許還要交際應酬,更慘一點的還得加班。沒日沒夜的工作時間結束後,埋頭沉迷手機、回家後面對家人、室友的問候閒聊,你還有時間與自己對話嗎?   據調查顯示,每人一週需要約20小時獨處時光才會覺得自在,而達標的英國人低於一半...

閱讀詳情 »

很多事情不是逃避就可以解決的, 很多東西不是掩飾就可以抹去的。 沒有誰能做到讓所有人滿意, 就算你再圓滑。 在利益的衝突下也不可能將一切做到皆大歡喜, 總會有人受傷。 當出現矛盾,需要取捨時, 我們一定得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該捨的哪怕痛也要捨掉。 若心存僥倖, 也許到頭來原本想留下的卻已無法挽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