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起疹分不清 簡單分辨4種春季疹

寶寶起疹分不清 簡單分辨4種春季疹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春季,氣溫開始回暖,萬物復甦,病毒也活躍起來,所以長輩常說,春季是寶寶的「疹子季」,小兒專家說,寶寶起疹子父母不需驚慌,只要把握下列病徵的特點,就可簡單判別該如何處理,何時送醫等棘手問題。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林思偕表示,春季常見疹子,因為溫差大,寶寶皮膚敏感又脆弱,容易乾燥、搔癢。而春季常見疹子不外乎為:水痘、猩紅熱、麻疹與玫瑰疹。

水痘,多於現於嬰幼兒頭皮、臉部或軀幹。最初的皮疹為紅色斑疹,會有搔癢感,然後轉為充滿透明液體的皰疹,外觀看起來像是水泡。有些父母認為,若孩子患水痘,不需求診,孩子應可在10天內自然痊癒。但醫師建議,還是要帶孩子求診較安全,一般而言,醫師會開立可舒緩皮膚搔癢的藥膏來抹擦,還可避免久治不癒傳染給其他孩子。

猩紅熱多好發在5歲以上的孩子,猩紅熱起疹後,外觀看起來如同「雞皮」,摸起來有細粒感,像是「砂紙」一般,用手按壓紅疹會消退,放開手後紅疹又會出現。多分佈在頸部、腋下和腹股溝處,在短時間內(小於24小時)會遍佈全身。猩紅熱的瘙癢感不明顯,在發病的急性期,可讓孩子休多喝水,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麻疹,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疾病,以飛沫感染為主,易感染的嬰幼兒分部在6個月至5歲的兒童。春季與冬季為好發期。寶寶再初期會有打噴嚏、發燒、流鼻涕等類似感冒的現象,不過,約兩三天後,會發現寶寶有粉紅色的疹子,多在耳後與髮際線周圍,而且眼部結膜會發炎、充血,若家長發現寶寶有上述情形,請及早就診。

玫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以6個月到2歲間最常見,大約只有3成的嬰兒有明顯的症狀,其他均為輕微的發燒,也不會出疹子,也不會有併發症,但抵抗力較弱的寶寶,可能會伴隨著中耳發炎或白血球升高,此時,父母應盡快帶孩子就醫,由醫師給予口服抗生素。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55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般人以為肥胖、體重過重的人才會得大腸癌,事實上,身材纖瘦的人如果胰島素濃度增加,同樣面臨大腸癌威脅。歐洲一項研究發現,無論一個人身材肥胖或纖瘦,只要胰島素濃度異常增加,大腸癌風險就會上升。 胰島素濃度上升 增加大腸癌風險 研究學者認為,胰島素濃度上升,之所以會造成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最近寶可夢風潮席捲全台,不少小孩子、學生,以及上班族、中老年族群都在瘋抓寶,新北投公園、南寮漁港、旗津等熱門景點都擠滿抓寶人潮,彷彿成為全民運動了。針對此瘋潮,皮膚科醫師施懿玲提醒,如果要在戶外抓寶,一定要記得做好防曬,而且長時間低頭、盯著手機,很容易形成皺紋,加上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每到季節轉換,肌膚往往變得更敏感,特別是有敏感膚質的人,皮膚更容易乾燥、搔癢。皮膚科醫師徐常捷提醒,肌膚水分多寡、保養品滲透壓不只影響整體舒適度,還可能影響肌膚堅韌程度,想要維持肌膚水潤、有光澤,保養品滲透壓很重要。 等滲透壓 皮膚水潤關鍵 徐常捷醫師解釋,民眾泡溫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很多人都以為「頭痛」是因為大腦組織發生痙孿,或是受傷了。但是,其實大腦組織跟頭骨,是沒有痛覺接受器的,也就是當你發生頭痛時,大腦並不痛,而是頭部其他的部位在疼痛。美兆健康管理機構研發處研發長劉婷婷博士表示,譬如供應血液到大腦底部或表面的血管,就具有痛覺接受器,頭皮以及頭部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