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不長牙補鈣沒用? 基因才是關鍵!

寶寶不長牙補鈣沒用? 基因才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語古諺說,七坐八爬九長牙。我們也常聽到有些嬰兒五、六個月就長牙,甚至新生兒也有牙齒;但也有小孩到了一歲多連一顆牙都沒有,許多媽媽都說,已給寶寶補鈣了,還是不長牙!到底是為什麼呢?

牙科醫師郭俊良表示,寶寶長牙與鈣質是毫無相關的。其實,孩子的牙胚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發育了,所以日後補充再多鈣質,對乳牙的發育較無幫助。根據研究指出,長牙的快慢、時間點應與基因較為相關,所以有些西方寶寶大約五、六個月就長牙了,應該是在母體內的營養吸收較好。

一般而言,寶寶六個月開始乳牙會開始生長,大約三歲時,乳牙會成長完畢。郭俊良醫師說,若孩子的身長、體重、動作、反射反應都正常的話,那麼家長也不須太過憂慮乳牙生長的問題。

再者,父母只要掌握一個原則,就是寶寶的牙都有長齊、沒有缺牙、沒有齲齒最重要。而長牙,並沒有一定順序,多數寶寶多從下排中門齒、上排中門齒到側門齒、第一臼齒、犬齒,最後是第二大臼齒,父母可自行替寶寶檢查,牙齒是否有長齊,但只要不發生空間不足、阻礙生長的情況發生,父母都不需要太擔心。

郭俊良醫師提醒,寶寶不長牙,一直補鈣,反而會造成內臟的負擔。若寶寶至一歲半後,尚未長牙,應帶寶寶至兒童牙科檢查,讓醫師做完整的檢查,檢查牙胚的生長狀況與牙齦厚薄度,若牙齦太厚時,會考慮以手術處理,幫助寶寶長牙。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02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78歲的劉姓婦人,年初出現咳嗽症狀,原以為只是普通感冒並不以為意,日前因咳嗽未見改善,才由家人陪同就醫。經X光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婦人右中肺葉中有一個0.8公分的小結節,其呈現毛玻璃狀,且有部份實質化,周邊呈現放射狀,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立即轉介胸腔外科,經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目前許多醫學中心出現急診壅塞、待床時間過久、急重症與輕症混合就醫的情形。台大醫院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共同推廣「聰明就醫」,期望減少不必要的醫療介入,協助台灣過渡到超高齡的老化社會。推動聰明就醫 邀請日本學者來台台大醫院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共同主辦雙北市「聰明就醫、醫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乳房會痛是乳癌,不會痛就沒關係嗎?53歲的黃小姐,因怕痛沒有定期乳房攝影篩檢。某天洗澡時發現乳房靠近腋下處出現滑來滑去的硬塊,原以為是肌肉,但之後又發現腫塊固定,自我安慰認為不會痛就可以放心,遲遲未去檢查。直到4年前工作聽到大家在討論乳癌,才下定決心就醫檢查。現今乳癌治療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柯欣妤報導)近年來,自閉症案例數不斷成長,盛行率大約是萬分之五到十左右,在臺灣受影響的人口約一萬到三萬人之間。由於受到電影及社會的誤解,使得民眾認為自閉症的孩子,都有一些異於常人的特殊能力;其實,有很多自閉症孩子因為受限於本身症狀嚴重程度、先天能力、以及對治療反應不佳等,需要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