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寒流來襲! 機車族小心長凍瘡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日寒流來襲,伴隨下雨,皮膚在冷冷濕濕的環境下,容易出現凍瘡!皮膚科醫師指出,尤其是機車族、從事清洗工作者,以及家庭主婦,都是容易發生凍瘡的族群,建議做好預防措施,包括戴防水手套、穿雨鞋,家庭主婦洗碗時則可使用溫水,並戴手套,防止手指受冷過度,而出現凍瘡。

皮膚科醫師黃郁琳表示,皮膚出現凍瘡分別為兩種狀況,第一種是皮膚已經結凍,溫度到達零度以下,屬於冰凍型凍瘡;第二種是皮膚溫度為零度以上,血管收縮過度所造成,則為非冰凍型凍瘡。除了低溫外,皮膚潮濕也容易誘發凍瘡,以台灣來說,罹患非冰凍型凍瘡比較常見。

黃郁琳強調,凍瘡主要是因皮膚處於低溫、濕冷的環境所造成,好發於手指、腳趾、腳跟、鼻子、耳朵等部位最常見,目前致病的機轉原因還沒有定論,不過,可能與血液循環較差、血管功能較弱,或血管對低溫較敏感者有關,容易產生血管痙攣,造成皮膚局部缺血。

最近冬天常下雨,皮膚在又冷又濕的環境下,就容易發生凍瘡;黃郁琳建議,機車族及從事清洗工作者,最好戴保暖手套及穿雨鞋;家庭主婦洗碗時,則可使用溫水並戴手套,預防勝於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61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讓更多醫護人員了解血液透析廔管治療,且提供更多臨床護理技術新知,大林慈濟醫院特別舉辦血液透析廔管治療與照護研討會,且結合手術室連線實況轉播方式,讓現場六百多位醫界專業人士一起分享討論最新的醫療訊息。臨床上,週邊動脈阻塞逐漸成為老人和三高患者的主要疾病,因此透過血液透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日前舉辦器官捐贈感恩追思音樂會,透過追思會的方式,向器官捐贈者和其家屬,致上最崇高的敬意。19歲的蔡同學,遭逢意外病情沒有起色,家屬決定器官捐贈,遺愛人間,包括心臟和肝臟都找到適合的受贈者,成功延續了兩個人的生命。器官移植中心院長鄭隆賓表示,受到台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人老了,走了,火化了,什麼都沒留下,真的很可惜。唯有身後捐出大體,才能發揮生命的最大價值,造福更多人,人生才有意義。」大體老師龔同泰生前曾多次叮嚀學醫的長子龔哲玄,一定要協助他圓夢。龔同泰老師出生於南部鄉下,8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7,剛出生時體弱多病,家中長輩一致認為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提到養生就想到中醫。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聯合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中醫師公會,舉辦「2015養生保健嘉年華會」,邀集上百位中醫師提供民眾健康把脈、保健諮詢,現場也有各種養生功法教學,如有穴位拍打功、八段錦、華陀五禽經絡功、莊淑旂防癌宇宙毛巾操等。預防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