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寒、熱、虛、實...吃對水果,先了解你的體質?

民間習俗認為西瓜屬涼,荔枝屬熱,真有這回事嗎?西醫如何解釋?

 

吃水果,先看體質?

 

體質判斷並不容易,簡略地說,「寒體質」的人,產熱能量降低,導致副交感神經興奮,代謝率下降,也由於體內產熱量減少,所以手足較冰冷,臉色比一般人蒼白,喜歡喝熱飲,很少口渴,即使炎炎夏日,進入冷氣房也會覺得不適,需要喝杯熱茶或加件外套才會舒服。

相反地,「熱體質」的人,產熱能量增加,導致交感神經較興奮,身體較有熱感,臉色紅赤,容易口渴舌燥,喜歡喝冷飲,進入冷氣房就倍感舒適。

體質虛是生命活動力衰退所造成,人的精神比較萎靡、心悸短氣;體質實則容易發熱、腹脹、煩躁、呼吸氣粗,容易便秘。

不僅如此,體質還有寒熱虛實交雜的可能,不過,台北市立中醫院內科部主任鄭振鴻表示:「約略可用寒與偏寒,熱與偏熱,還有一般來區分。」

 

水果屬性V.S身體體質

■傳統說法

說到食物屬性,中醫有所謂「四氣」,這是指食物進入體內,會產生「寒、熱、溫、冷」的作用,如果不溫不熱,不寒也不涼,則歸屬於「平」性。因此,每種水果都有它的「個性」。

鄭振鴻主任表示,中醫本來就是觀察的科學,什麼人能吃什麼、該吃什麼食物,都是歸納得出的結果。中醫更強調均衡、陰陽調和,所以體質偏熱的人要多吃寒涼性的食物,體質偏寒的人,自然多吃溫熱性的食物,吃水果的原則也一樣。

同時,地形、氣候也會影響生理與飲食。

台灣地屬亞熱帶,仲夏暑熱難當,受天熱、地暑的影響,人們常發生頭痛、身熱、口渴、心煩等現象,為了達到均衡,最好選擇吃些寒、涼性的食物。

■現代詮釋

中華民國營養學會理事劉麗兒表示,西醫不太講體質、食物屬性這回事,吃了某些水果,身體如果覺得不舒服,就是不適應,自己就該避免。

面對許多民眾的疑惑,成大醫院營養部主任彭巧珍彙整、歸納後認為,中醫宣稱的熱性水果,指的是熱量密度高、糖分高的水果。吃下去後,肝臟的葡萄糖磷酸化的反應加速、肝醣合成增加、醣解反應增加、胰島素與昇糖激素比例上升、脂肪酸合成提高、三酸甘油脂合成也提高,肝臟充滿了待送出的油脂和糖,就容易上火,身體能量增加,就比較「熱」。

相反地,熱量密度低、富含纖維,但脂肪、糖分都很少的水果,就屬於寒性,這樣的水果吃下去,纖維和水分會佔據胃腸空間,讓人吃不下其他營養的食物,人吃多了就會愈來愈沒能量、沒體力,也愈來愈怕冷、虛弱。

身體營養素足夠的人,不管吃哪類水果,只要不過量,應該都不會有大礙。一旦身體狀況不理想,像是體內熱量較不足的虛、寒體質,吃涼性水果就會不舒服。

 

愛吃不可過量 

飲食均衡不僅要注意「質」,也要在乎「量」。

近60歲的林先生,酷愛芒果,盛產期一天吃上好幾個,連吃幾天也不會膩,腸胃沒出問題,就是吃多了會排出黃黃的汗。成大醫院營養部主任彭巧珍說,這是因為體內沉積太多β—胡蘿蔔素所致。

其實,任何一種水果吃太多,無論體質再好,身體都會受不了。瓜果類由於水分多,吃多了會沖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荔枝、龍眼吃多都容易上火、躁熱。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炎炎夏日,最怕腋下飄出汗臭味!據統計,亞洲有近五成的人患有腋下多汗的困擾,不僅讓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還會影響社交。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黃耀立醫師表示,其實腋下異味有跡可循,患者中有九成三具有家族遺傳病史,都可以透過濕耳垢檢測可及早發現問題,早日協助孩子接受治療。青少年腋下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台灣防疫健康.醫師向前行」邀請多位不同專科醫師,引領健康風潮跨界結合醫療體系、醫學美容等領域專家共襄盛舉,以「大時代健康.醫食同源.共生未來」的理念,探討熱門議題,打造一場跨領域的健康盛會。其中「健康護照」、「名醫齊上菜」、「減齡餐盤」等活動備受矚目。 台灣防疫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乳癌發病年齡的中位數為53歲,足足比美國的63歲還年輕10歲,不僅如此,更有許多年輕人罹癌,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台灣乳癌的確有年輕化趨勢,而且比例也比國外高。未婚未育的年輕人罹癌所面臨到的問題,又與中高齡乳癌病友不同,因此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深入訪談48位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母親節最好的禮物就是子女。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推測 ,台灣生育率為全球最後一名。雖在台灣普遍女性沒有及早生育的準備,然提早確保卵子庫存量與品質,卻能替日後生育能力及早做準備。一名28歲年輕女性前來門診檢測,抽血發現AMH指數竟然只剩下 0.5,嚇得擔心自己卵巢庫存不足會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