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長帶頭吃零食! 孩子有樣學樣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家長零食一口一口吃,孩子也有樣學樣,造成每4個小孩中就有1個是胖小孩!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7成孩子每週至少吃2次零食,6成4的孩子吃零食的原因竟為肚子餓。另外,2成1每天會喝1杯以上的飲料,近3成每週至少去飲料店1次。而家長喜歡吃零食的孩子,每天吃1次以上零食更是一般孩子的2倍。

兒福聯盟公布「2013年兒童零食食用狀況調查報告」,針對全台國小5、6年級學生、共1295名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僅3.5%的孩子不吃零食、70.3%每週至少吃2次零食,最常吃的零食分別是洋芋片、含糖飲料及冰淇淋;6成3邊看電視邊吃、4成則是出去玩時;而吃零食的原因有超過6成4的孩子為肚子餓、4成7嘴饞、2成8為無聊就想吃。

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表示,目前兒童食用零食問題有「4多」,包括零食垃圾成分多、孩子錯誤觀念多、家長帶頭吃得多,以及零食依賴問題多。她說,以香濃起司味洋芋片為例,光是包裝的添加物就近10種,而有高達7成的孩子無法正確判讀營養標示的熱量,甚至有3成不清水果乾和水果;6成2的家長不會限制孩子吃零食;4成5的孩子出現零食依賴行為,更有1成2不吃零食就生氣。

「團購零食風行,造成孩子更愛吃零食!」黃韻璇說,調查也發現高達9成5的孩子都吃過團購的零食,最常團購零食為爆米花、薯條和蛋捲。以一桶200克的甜味爆米花為例,熱量高達1072卡,只要吃一桶,就攝取約119克油的熱量,相當於10至12歲兒童一天所需熱量的2分之1。

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課長蔡一賢表示,零食多為高糖、高鹽、高熱量且低營養成份的食物,孩童攝取過多,會增加脂肪細胞數目,而成人則是使脂肪體積變大,因此對孩子健康影響較大。另外,飲料中的食品添加物對身體有害,包括食用色素、防腐劑等,會造成噁心嘔吐、拉肚子及過敏,甚至增加罹患癌症機率。

如何正確挑選零食?蔡一賢建議家長,可準備茶葉蛋、飯糰、三明治,以及全奶布丁,取代炸雞排、薯條等速食;飲料則可選用鮮奶、優酪乳、茶飲等,取代汽水、珍珠奶茶等,不但對健康有助,也可補充鈣質及動物性蛋白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46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是否有過吃撐了的經驗?尤其最近春酒一攤接一攤,美味佳餚當前,難免會貪嘴,吃多了大魚大肉,胃腸就會拉警報!中醫師建議,飲食多節制,是避免吃撐的重要原則,若是出現腸胃不舒服,也可按壓胃經來緩解。 吃多大魚大肉和甜食 腸胃會不消化 各行各業都已經開工,但是沒有過十五元宵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寒流一波波來襲,許多人容易蜷曲在沙發上,一坐就是好幾小時,不論是追劇、聊天、購物、逛社群,手機不離身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過年連續假期即將到來,許多人準備返鄉與家人團聚,但壞習慣如影隨形,不論是賴在床上、坐在餐桌、甚至翹腳滑手機,都有可能造成全身性痠痛,回家一趟反而收獲了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年近五十的更年期婦女,往往會有很多「症頭」,經常會有不舒服的情況,盜汗、熱潮紅、口乾舌燥、眼睛乾澀等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狀況,總是讓更年期婦女很困擾;其實,這些問題是可透過中藥食療調理來改善。 山藥、黃豆是「天然荷爾蒙」 長庚醫院藥劑部藥師邱名榕表示,中藥調理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宜蘭的鄉親有福了!馬偕醫院將和蘭陽仁愛醫院和普門醫院共同合作,為蘭陽地區提供醫學中心級的醫療服務,正式將馬偕紀念醫院的版圖拉大到九芎城。宜蘭縣十大死因之首為惡性腫瘤,不論男女,肝及肝內膽管癌均位居第二,馬偕腸胃科資深高專王鴻源醫師擔任院長以其豐富臨床與行政管理經驗,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