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定期視力檢查 避免老花眼「早」上身

定期視力檢查 避免老花眼「早」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智慧報導)張先生從小眼睛就非常好,不戴眼鏡視力都有1.0,一直以來他都以此為傲。但是過了40歲之後,他發現上班時用電腦或是看公文都愈來愈模糊,也更容易疲倦。眼科醫師告訴他這是老花眼的症狀,但是他難以置信,畢竟他年紀輕輕,老花眼怎麼就找上他呢?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部謝昀翰醫師表示,老花是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一般人在40歲開始都會面對,會感到難以聚焦閱讀太近的事物,要拿遠一點才可看清楚。隨著年齡逐漸增長,眼睛看近物的調節力便會逐漸下降。老花的成因目前醫學界仍有爭議,一般相信主要是水晶體的彈性與調節的睫狀肌隨年齡而漸漸喪失功能,觀看近物時,水晶體的弧度不足,未能把光線聚焦至視網膜。
謝昀翰醫師指出,患者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問題會更明顯,因為光線不足下曈孔會擴大,因此讓景深變窄。另一個症狀是患者在把焦點大幅轉移時的瞬間,影像會暫時性變模糊,這是因為眼睛的變焦遲緩所導致。因此在閱讀時,光線一定要充足,以免眼睛過勞。而老花眼的度數到60歲之後才會逐漸固定,最深約在300度左右。因此,40至60多歲的人,建議平均每2至4年驗光一次,以取得最適合的度數。老花眼可以透過凸透鏡製成的老花眼鏡矯正。輕微老花眼的人,如果閱讀時把書本拿遠一點就能看清楚,就不一定非要配鏡不可。但當度數加深,閱讀時感覺吃力,應配戴眼鏡輔助,以免讓眼睛過度疲勞,甚至會引至頭暈、想吐,和眼球脹痛。
謝昀翰醫師也提醒,由於現代人高度近視的比例較高,3C產品的使用以及太陽光的曝曬增加,他在臨床上遇到早發性白內障與視網膜病變的比例也增加許多,另外長期的乾眼症也可能影響視力品質。所以他建議,當視力持續的模糊時,還是要找眼科醫師做整體性的評估,以免錯過了早期發現病灶,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34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年節將至,大掃除是令人頭痛卻又必須完成的難題。除了如何把經歷一年使用而凌亂不堪的物品整理、收納外,東西太多、空間不夠,把不需要物品丟棄的「斷捨離」,更是讓許多人困擾萬分。學習了各種「整理術」還是無法成功斷捨離嗎?諮商心理師林士傑提供一些心理學概念,教大家成功戰勝大掃除!...

閱讀詳情 »

八大綜合台「WTO姐妹會」邀家庭科醫師洪暐傑到節目中「看診」,解決新住民在台灣生活遇到水土不服問題。來賓徐小可笑稱:「我身體很健康,只是很容易受孕!」逗趣表示,不常看家醫科,比較習慣看婦產科! 現場醫師在節目中強調喝水的重要性,徐小可分享曾檢查出有腎結石,那時醫生便提醒要多喝水,她回想情況:「可能結...

閱讀詳情 »

木耳薑汁燒肉片 材料 黑木耳絲⋯⋯ 100g 里肌肉片⋯⋯ 200g 蒜頭⋯⋯ 2 顆 洋蔥絲⋯⋯ 30g 紅蘿蔔絲⋯⋯ 30g 橄欖油⋯⋯適量 蘋果泥⋯⋯ 20g 香菇醬油⋯⋯適量 青蔥⋯⋯ 1 支 薑泥⋯⋯ 10g 米酒⋯⋯少許   作法 鍋中加入橄欖油、蒜片、洋蔥絲、紅蘿蔔絲,以中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66歲的張先生是1名退休高中老師,因排尿不順和夜尿問題到泌尿科就診,發現PSA(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異常,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為攝護腺癌T2a期,僅單側有惡性腫瘤。張先生選擇海福刀無創標靶治療,且採局部治療,保留攝護腺旁的神經叢,因無傷口、恢復迅速,勃起功能幾乎無影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