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完美熬夜教戰守則

完美熬夜教戰守則

熬夜已經變成現代人的生活一部分了,但熬夜對我們的身體傷害還是一樣的會持續累積,如果真的無法避免需要熬夜,那你該怎麼熬夜呢才比較不會傷身體呢??

1. 白天找機會補眠

如果你已經準備晚上要熬夜,最好白天找時間先補眠,如果能在白天就預先補眠1~2 小時,晚上的睡眠需求就會變少,可以降低熬夜的傷害。「一定要有基本的睡眠時間」這是維持健康的原則,因為熬夜會刺激自律神經,讓心跳、血壓上升,如果中間能休息 30 分鐘,可以減少心跳、血壓上升的情形,情緒也會比較穩定,也有助集中注意力、提振工作表現。

熬夜隔天的補眠也非常重要,隔天的白天是用來補眠、調整日夜週期用的,例如中午最好睡個午覺,不要過度透支體力。另外也可以泡熱水澡加速血液循環,能較快消除疲勞。有研究顯示,每周最少 3 次,每次午睡 30 分鐘可使因心臟病猝死的風險降低 37%;另有資料證明,在有午休習慣的國家和地區,冠心病的發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國家低得多。

熬夜非常傷身,如果平常沒有保健,缺乏運動,千萬不要連續熬夜,現代人的急性病症,例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常在熬夜過後發生。

 

2. 宵夜少吃澱粉油炸類食物,多攝取蛋白質

宵夜最不該吃的東西,就是麻辣鍋、鹽酥雞等辛辣油炸類食物了。這類容易上火的食物只會加重身體的負擔,另外,少量的澱粉有穩定情緒的功效,但太多就會使人昏昏欲睡,因此必須拿捏一下份量。

夜間工作,粒腺體能量消耗要比日間更快,會需要更多熱量 (甜食和油炸類食物油脂過高,反而阻礙代謝運行),這時選用馬上能提供熱量的單醣類食物,如水果、蜂密水,甚至是葡萄糖液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可以搭配蛋白質食用像是牛奶、瘦肉,可以幫助細胞的修復,也要注意多補充水份加速身體的代謝!

 

3. 喝咖啡提神的時機

咖啡因一般來說會在體內殘留一到八小時不等,端看每個人代謝的速度,學會觀察自己的身體,如果本來就打算熬夜,最好在原本睡覺時間的前一小時喝下咖啡,不要等到真的累到撐不住了才喝,這樣反而會影響隔日補眠的效果打亂生理時鐘。

 

4. 補充維生素 B 提神

蔬菜與帶皮穀類如糙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B 群,維他命 B 群,包括葉酸、菸鹼酸、維他命 B6、維他命 B12 等,它們不僅參予新陳代謝,提供能量,保護神經組織細胞,對安定神經、舒緩焦慮緊也有助益現。咖啡雖然可以刺激中樞及交感神經,讓你短暫的精神變好,但他會消耗體內的維他命 B 群,對真正的提神和健康反而得不償失。

 

5. 放鬆肩頸與手腕適時讓雙眼休息

熬夜久坐或同一姿勢維持太久,不但肩頸容易僵硬痠痛,長時間打字、使用滑鼠也會讓手腕吃不消。這時可以站起身來動一動、做些柔軟操,可讓緊繃的肌肉變得比較放鬆,也順便讓眼睛的肌肉可以休息。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iHealth 愛健康》官方網站;《iHealth 愛健康》官方粉絲團】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端疫苗在36歲以上成人的預約熱度不高,昨下午4點臨時加開20歲以上通通可來預約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最新數字,已經有16萬名年輕人上網預約,目前已完成預約人數總數達58萬人,第六輪備妥的61萬劑高端疫苗還剩3萬人名額左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32歲的龔先生常年受脹氣所苦,雖注重飲食選擇,也儘量以清淡為原則,但每每用餐完1、2小時,就會嚴重脹氣,甚至需要催吐。雖然固定服用益生菌,並嘗試在飲食中找出誘發不適的物質,卻成效不彰。不只是脹氣,還有嚴重的便秘,讓龔先生的日常生活嚴重受到影響。  腸胃問題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鴻海、台積電以及慈濟等民間企業及團體購買捐贈政府的BNT疫苗何時到貨?傳出第一批疫苗有希望能在中秋節前運抵台灣,數量約在160萬到200萬劑之間。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9)日面對媒體頻頻追問之下回應「我不否認」、「情形是樂觀的」。 國內疫苗短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好消息,國內本土疫情來到新低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而本土僅1例也是這一波疫情自5月中旬大爆發以來的最低點。 針對外界關注台電大樓爆發群聚,中央流行疫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