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它是「血管清道夫」,30歲後一定要多吃!血管變得超乾淨!還可以防癌!

它是「血管清道夫」,30歲後一定要多吃!血管變得超乾淨!還可以防癌!

 

(翻攝自wanhuajing  zaiau,下同)

有這樣一種食物,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具有提高免疫功能,降血壓、血糖等保健功效。愛它的人怎麼吃都喜歡,討厭它的人,聞到味道都避之不及。其實它的另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身份:「血管清道夫」,但它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身份,小編先告訴你:

補鈣、抗癌要吃它!

降脂、降糖要吃它!

抗感冒、殺菌要吃它!

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更要吃它!

對,它就是洋蔥!今天要介紹的是洋蔥最健康的吃法,一定要仔細看哦!

防治心臟病:每天半杯洋蔥汁

它是「血管清道夫」,30歲後一定要多吃!血管變得超乾淨!還可以防癌!

洋蔥一種有血管擴張功能的食物,能夠軟化血管,促進引起血壓升高的鈉鹽等物質的排泄,因此能調節血脂,降壓和預防血栓形成,很好的預防和輔助治療心髒病。

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平均可增加心髒病人約30% 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含量(HDL:有助於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膽固醇,就是「好」的膽固醇。)

補鈣:每天一盤炒洋蔥

它是「血管清道夫」,30歲後一定要多吃!血管變得超乾淨!還可以防癌!

洋蔥中含有一定鈣質,並且其含有的揮發性硫化物可阻止鈣流失,如果單純的補鈣,而不阻止鈣流失,那補的鈣再多也沒用。

而鈣流失就是骨質疏鬆的主要症狀。常吃洋蔥能提高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

所以說,常吃洋蔥,有助補鈣,還能預防骨質疏鬆。如果能同時配合肉、或者豆類,補鈣效果更好。吃洋蔥補鈣,記得不要把洋蔥炒太熟了。

哮喘:每天涼拌洋蔥絲

它是「血管清道夫」,30歲後一定要多吃!血管變得超乾淨!還可以防癌!

洋蔥中含有至少三種抗發炎的天然化學物質,可以防治哮喘。這是因為洋蔥中的有效物質可以抑制組織胺的活動,而組織胺會引起哮喘的過敏症狀。

研究發現,洋蔥可以使哮喘的發作機率降低一半左右。

降糖:醋泡洋蔥30 克

它是「血管清道夫」,30歲後一定要多吃!血管變得超乾淨!還可以防癌!

現代醫學證明洋蔥不論生食或熟食都有同樣的降血糖效果。這是因為其含有的一種類似常用的口服降糖要甲磺丁胺的物質,其能有效的刺激胰島素的合成及釋放。

要降糖,推薦這樣吃:將500 克洋蔥剝去外皮洗淨,切成薄片,放在微波爐裡加熱2~3 分鐘,取出後,加入600 毫升醋,再放入冰箱,第二天即可食用。患者可每天食用1 次,每次最好不超過30 克。此法還有助減肥。

感冒消炎:喝碗熱洋蔥湯

它是「血管清道夫」,30歲後一定要多吃!血管變得超乾淨!還可以防癌!

洋蔥中的植物殺菌素經由呼吸道、泌尿道、汗腺排出時,能刺激管道壁分泌,所以又有祛痰、利尿、發汗、預防感冒以及抑菌的作用,對於免疫力差的老年人很有好處。

感冒的時候,喝加了洋蔥的熱味噌湯,很快就可發汗退燒。如果鼻塞,可用一片洋蔥抵住鼻孔,洋蔥的刺激氣味,會促使鼻子瞬間暢通起來。

痛風:洋蔥泡紅酒

它是「血管清道夫」,30歲後一定要多吃!血管變得超乾淨!還可以防癌!

洋蔥去皮切開泡紅酒,放在冰箱冷藏一周,飲用吃蔥,對痛風也很有幫助。

最後教你關鍵一招:切洋蔥不辣眼睛的小竅門

它是「血管清道夫」,30歲後一定要多吃!血管變得超乾淨!還可以防癌!

洋蔥去皮,切掉頭部和根部,浸沒在水中,15 分鐘以後拿出來再切就會好很多啦!

這麼好的食物,千萬不要錯過啦,也別忘了告訴親朋好友,從今天起,每天一棵洋蔥,清血管又防癌,一定要堅持哦!

via-wanhuajing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日前4月29日在華山中央藝文公園舉辦「世界舞蹈日-舞動野餐」,現場聚集許多的野餐民眾,除了來自台灣各地的民眾之外,還有許多外國朋友也一同前來野餐、跳舞,更邀請了許多知名舞者與民眾同歡,慶祝世界舞蹈日。   活動開始後,舞台活動不曾間斷,共聚集了13種舞蹈,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老師,我喜歡你... 班上一位女生在下課時,偷偷塞了一張紙條給帥氣的男老師,上面寫著「老師,我喜歡你」。這時候帥氣老師的下一步很重要,接受她並展開攻勢交往?笑笑忽略掉?把她找來曉以大義?帥氣的老師加上博學多聞,在教室授課時若是風趣且內容精彩,很容易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和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內一項肺癌生活品質研究發現,高達4成肺癌患者使用第一代TKI標靶藥物治療,原本胸悶、呼吸困難及食慾不振等不舒服,在2周內大幅獲得改善;進而讓患者與朋友更親近,也更能享受生活及工作。 標靶藥物治療 腫瘤縮小了 一名95歲的陳爺爺,去年確診罹患肺腺癌第4期,嚴重喘、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最新血壓標準出爐!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及台灣高血壓學會共同制定「2017年血壓控制新標準」,建議心血管疾病、腎臟病患者,以及75歲以上高齡患者,收縮壓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可降低3成死亡率。 每4.5人死亡中1人死於高血壓 據統計,全台約有475萬人罹患高血壓。台灣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