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它可以預防失智症、骨質疏鬆、抗衰老等,這種菜這麼好我居然現在才知道!!!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芝加哥拉什大學的研究人員選取了平均年齡為81歲的950名老年人,進行長達10年的飲食習慣跟踪調查,每年進行一次智力測驗。結果顯示,相比不愛吃蔬菜的老人,那些經常食用菠菜和羽衣甘藍等綠葉蔬菜老人,大腦衰老更慢,相當於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晚了11年

它可以預防失智症 骨質疏鬆 抗衰老等,這種菜這麼好我居然現在才知道

 

(圖片來源)

這可能是因為這些蔬菜中含有維生素K、葉酸(維生素B9)、葉黃素以及β-胡蘿蔔素等,研究人員稱,下一步將找出這些營養素究竟如何滋養人類的大腦。同時,不喜歡吃菠菜的人也可以用西紅柿、胡蘿蔔和辣椒等蔬菜進行替代。

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4400萬人口患有老年癡呆症。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預計到2050年時這一數字將增至1.35億。現有藥物對該病的治療效果非常有限,而一些醫生認為,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或可為預防該病提供新的希望。

“隨著年齡的增長,失去記憶或認知能力是人類最大的擔憂之一。”研究員瑪莎·莫里斯(Martha Morris)博士指出,認知能力下降是阿爾茨海默病和癡呆症的主要症狀,而多吃綠葉蔬菜則是一種非常簡單、人人都負擔得起的保護大腦方式。

菠菜是一種很受歡迎的蔬菜,經常呈現在許多人家的餐桌上,菠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和硒元素,具有抗衰老、促進細胞增殖作用,既能激活大腦功能,又可加強青春生機,有助於防止大腦的老化,防止老年癡呆症,此外吃菠菜還可以防止老人骨折。

它可以預防失智症 骨質疏鬆 抗衰老等,這種菜這麼好我居然現在才知道

 

(圖片來源)

常吃菠菜能促進鈣吸收減少鈣排泄

菠菜當中含有多種促進鈣作用、減少鈣排泄的因素,包括豐富的鉀和鎂,還有維生素K。

由於鈣與酸鹼均衡密切相干。在蛋白質類食品攝入過量時,酸鹼均衡失衡,人體的鈣排泄量就會增大。此時,假如能多吃一些綠葉蔬菜,如菠菜,就可以充足攝入鉀和鎂,幫助保持酸鹼均衡,減少鈣的排泄數目,對骨骼健康十分有益。

更值得一提的是,菠菜中的維生素K具有促進骨鈣形成的強大功能。維生素K主要存在於綠葉蔬菜和植物油中,而菠菜是含量最高的蔬菜之一,僅次於羽衣甘藍,含量達415微克/100克。調查數據表明,中老年婦女每日攝入的維生素K在109微克以上,骨折危急可降低30%。也有鑽研證實,天天補充200微克的維生素K,就有保持和提高骨密度的作用。也就是說,天天只需吃不到100克菠菜,就可以達到這個成效。

維生素K不怕熱,也不溶於水,因此燙菠菜不會引起它的損失。然而,維生素K和胡蘿蔔一樣,需要油脂幫助吸收,因而在做菠菜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放些油。

小知識:菠菜如何吃最健康?

1、菠菜的分量:有鑽研證實,天天補充200微克的維生素K,就有保持和提高骨密度的作用。也就是說,天天只需吃不到100克菠菜,就可以達到這個成效。

2、菠菜的烹飪:維生素K不怕熱,也不溶於水,因此燙菠菜不會引起它的損失。然而,維生素K和胡蘿蔔一樣,需要油脂幫助吸收,因而在做菠菜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放些油。

3、菠菜的禁忌:菠菜不要和豆腐同食用,豆腐裡含有較高蛋白質、氯化鎂、硫酸鈣,不但會造成鈣質流失,還可能沉積成結石。因此最好不要把菠菜和豆腐一起吃。此外,菠菜雖好,但應適量,一次不宜過多。

via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怕看牙醫! 缺牙到只能吃寶寶食品缺牙不是老年人專利!42歲的江先生因為從小害怕看牙醫,口腔多年未受妥善照顧,導致牙周病伴隨缺牙問題。曾試過做牙橋,甚至是多顆植牙,仍然造成許多生活困擾。「我只能吃一些像寶寶的那種流質食物。」江先生無奈表示,當時用餐只能像自己的小兒子一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3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新冠肺炎疫苗注射後的相關副作用,其中主要三大症狀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發燒反而機率不高,且這些副作用2天內會緩解。另外,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表示,台灣有媒體報導法國及瑞典「停打疫苗」是錯誤翻譯,事實上法國是醫護人員錯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受疫情影響,各醫院門診人數明顯下降,去年全國就醫人次減少千萬之多,但檢驗件數及費用卻持續成長,1至11月仍達到1.6億件,花費約467.3億元,光是超音波,就多達899萬件,健保支付75.79億,磁振造影57萬件、電腦斷層152萬件,各約47億元。 礙於重複檢驗件數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新冠肺炎大流行至今已經有1年多的時間,專家們呼籲大家要戴口罩、勤洗手來做好防疫工作,也別忘了要消毒、清潔環境,但如果因為額外的清潔動作太頻繁,恐怕會增加氣喘發作的機率,研究刊登在《過敏反應與臨床免疫學雜誌:實踐》(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