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學習呼吸 提升跑步表現

呼吸用得著學嗎?你坐著看這段話的時候都不知道呼吸幾次了,心想:什麼鬼?

人類在胎兒期間,就已經在子宮內練習呼吸。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呼吸就未間斷過,一切是那麼自然,使人幾乎忘了這件事的存在,可沒想到一跑起來,上氣不接下氣,呼吸竟變得這般困難。

除了一開始衝太快、暖身不足或沒有設定配速之外,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當你在跑步時,沒有正確地呼吸。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但多數的新手,甚至還有為數不少的老手不知道正確的跑步呼吸法。因此超馬選手Rajat Chauhan決定跳出來,透過例證向跑者們解說跑步呼吸的要點,並提出幾項建議幫助改善,請看下文。

Christopher McDougall在《天生就會跑 (Born to Run)》(2009) 一書寫道:「美國猶他大學 (University of Utah) 的生物學教授Dennis Bramble發現,人類是哺乳類中唯一構造上有能力在跑步時一個跨步呼吸一次以上,而這也是使我們能夠成為超群耐力運動員的關鍵。」

能力上可以,但跑步時真的需要這麼做嗎?絕對不要!這個錯誤首先被《Running Times magazine》的編輯和出版商,同時也是跑齡54年的資深跑者Ed Ayres提出。經過他自己的研究後,發現McDougall誤引了Bramble的話,那些好的跑者兩個跨步很少呼吸超過一次。

學習呼吸 提升跑步表現

假如你跑步時每跨一步要呼吸超過一次,先不談馬拉松,你甚至沒辦法持續一公里。試試看。

我編按:下文內第一人稱「我」皆指作者Rajat Chauhan喜歡將呼吸比喻為公車停靠站牌,如果你的呼吸急促且淺,就像公車司機沒有給乘客足夠的時間上 (氧氣) 下 (二氧化碳) 車。淺呼吸只有運用肺的頂部,此處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量極少;當你深呼吸時,就像公車司機掌握恰恰好的停站時間,讓充足的氧氣進入並且排出二氧化碳。

回到15世紀,Swami Swatmarama撰寫了一本經典哈達瑜珈書籍,名為《Hatha Yoga Pradipika》,裡面說到:「當呼吸紊亂的時候心靈也會不安定,而呼吸安穩時心就會平靜,所以學瑜珈可以延長壽命。因此每個人都應學習如何控制呼吸。」同樣的道理也可以運用在跑步。

你的吸氣必須又深又長,但同時也得注重呼氣。如果肺部不淨空,怎麼有辦法吸入呢?和許多專家意見相左,我不推薦依跨步數去計算呼吸次數比例的方式,只要你不是每步呼吸超過一次就好。用對你而言最舒適的速率呼吸,最後跨步數自然會多於呼吸次數。

無論速度,單純著眼在控制深長的吸氣,然後再一個更長的吐氣。這個動作能夠讓你的肌肉放鬆。在輕鬆的配速下,應該能自由講話,當配速增快,呼吸也跟著加快,但更有效率。矯正呼吸不僅可以讓你跑得更遠,不會喘不過氣,還能提升速度和跑步經濟性

制式的規則不能完全適用於跑步,但至少可以給你指引方向。每次跑步前,花5分鐘走走路,單純地專注於呼吸。建議你深深地吸一口氣,屏住一兩秒,然後花更長的時間呼出。不用太過擔心改變呼吸方式的過程究竟會持續多久,你的身體自會告訴你。

瑜珈呼吸法 (Pranayama) 是一個能幫助你改善跑步呼吸的運動。頭顱光明淨化呼吸法 (Kapalbhati Pranayama) 強調簡單的吸吐邏輯:能夠吸進多少的空氣量取決在空間的大小。為了達到最大,你需要先盡可能地呼出內部氣體。

用個舒服的姿勢坐好,先做五次深長的呼吸,然後再一次吸氣後,盡可能用力呼出越多空氣。在吸氣時,橫隔膜會下移,使肚子鼓起;吐氣時就會慢慢恢復原樣。重複30次。此項單一訓練能讓你在跑步時不費力地吸吐。

矯正呼吸也有助於肌肉放鬆,因此跑姿的適切與否也間接影響了呼吸。你的肩膀應自然垂放且些微向後,臀部一樣放鬆即可。如果你跑長距離動作太僵硬的話,背部和肩膀便會逐漸感到疲累或疼痛,因為該處過於緊繃。而這將導致呼吸急促,變成惡性循環。

當你可以較不費力地完跑更長的距離與使用較快的配速時,就表示練習奏效,呼吸技巧進步了。

呼吸重要的不是數量,是質量。我們不能再將其視為理所當然,呼吸是需要學習的。

資料來源:livemint.com

跑步新聞 盡在運動筆記*

http://www.sportsnote.com.tw/running/view_article.aspx?id=3d795893-4da5-48a3-ada5-194a79c02fd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大林慈濟醫院近日接獲一名35歲女病患,因左腳垂足,走路時變成像馬蹄一樣,因此引來許多異樣眼光,為此還經常跌倒摔破膝蓋,試過坊間各種治療方式無效後,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罕見粘液乳頭狀室管膜瘤。這位女病患在門診中主訴,去年在舞台劇表演時,突然發現要抬腿的動作無法做而且感到異常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牙材賣出去,把病患帶進來!」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和外貿協會等團體日前舉辦「台灣牙醫醫療服務國際行銷啟動記者會」,期盼台灣醫材輸出國外,也吸引國際牙病患者來台就醫。衛福部長表陳時中表示,台灣牙醫水準高,不僅可向新南向國家提供服務,帶動台灣牙醫鏈發展,也能提供人道醫療協助,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彭先生向醫師表示,他70歲的老父經常反覆碎念,最近夜裡常夢見過世老伴找他,還感覺靈魂出竅跟朋友去散步,彭先生一方面擔心老父中邪,一方面懷疑老父身體出現嚴重的隱憂,因老父近年體力大不如前,又容易感到疲累。彭先生帶老父至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尋求家醫科劉乃瑄醫師協助,確診為急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2歲張先生熱愛運動,但左側膝蓋疼痛常達一年之久,最近症狀加劇,每步行一小段路就需歇息,甚至疼痛到無法動彈。經安南醫院骨科檢查發現,其內側膝蓋軟骨磨損併有膝關節內翻,在醫師建議下接受高位脛骨截骨手術,不僅保留原有膝關節及改善膝蓋變形,術後2個月即可正常行走,6個月後就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