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孫越每年數次住院 都是「肺阻塞」害的

孫越每年數次住院 都是「肺阻塞」害的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86歲的孫越,曾是菸齡將近38年的老菸槍,10年前被診斷罹患「肺阻塞」,以為戒菸就沒事,但每年仍肺部反覆感染,多次高燒住院。他說,菸的傷害會糾纏一輩子,現在出門都要一定戴口罩,避免到人多場所,多喝水、勤拍痰,希望疾病不再發作。

10秒有1人死於「肺阻塞」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全球每10秒鐘就有1人死於「肺阻塞」(原稱「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 COPD,現已正名為肺阻塞),國內每年更有超過5000人死亡。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余忠仁表示,「肺阻塞」是一種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阻塞,造成氣體無法通暢進出呼吸道的疾病,病患往往出現「咳、痰、悶、喘」的4大症狀。

9成因吸菸罹病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監事、彰化基督教醫院中華院區院長林慶雄指出,「肺阻塞」患者中,10人有9人因吸菸、二手菸罹病。一旦罹患無法完全根治,且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糖尿病、肺癌等共病,大幅縮短壽命、降低生活品質。

定期檢查肺活量

林慶雄醫師提醒,40歲以上的吸菸者、具家族病史、過度暴露於空氣污染中及老年人,應定期就醫檢查肺活量,還在吸菸者要立即戒菸,並拒絕二手菸、三手菸,才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樂壇才子陳昇日前因例行健檢,檢查出口腔腫瘤,不得不宣布原訂於年底開辦的跨年演唱會無限延期,震驚樂壇。口腔腫瘤是指口腔內的軟、硬組織出現不正常的增生或病變,腫瘤若為惡性,便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口腔癌。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顯示,民國108年,國人10大癌症死因的第5位便是口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0歲薛爺爺因下背劇痛臥床不起,送醫檢查發現,疼痛竟來自轉移至腰椎的晚期肺癌,使薛爺爺大受打擊。經醫師建議先使用第二代口服標靶後再接力以第三代口服標靶治療,薛爺爺的腫瘤兩年來明顯萎縮,追蹤無復發。收治個案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兼肺癌團隊負責人夏德椿表示,肺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現年58歲的李先生,於7年前確診為胰臟癌第四期,且轉移至腹腔與肝臟,原先醫療團隊預估最多僅有半年的存活期,沒想到在持續地接受化學治療後,時間一轉眼過了7年,當時讀高中的孩子也研究所畢業、生兒育女,患者積極接受治療,為自己爭取了更多與親人相伴的時光。轉移性胰臟癌 化療能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1項新的研究發現,富含黃烷醇的可可豆,可以改善健康成年人的大腦氧合反應和認知能力,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在試驗中,受試者飲用了富含黃烷醇的可可飲料,而另外1項實驗的受測者則是食用加工過的可可豆,黃烷醇含量非常低。參與者並不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