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你快樂嗎? 防憂鬱良藥是它....

孩子你快樂嗎? 防憂鬱良藥是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快樂」兒童節剛過,兒童真的快樂嗎?根據一篇2017年1月發表於《兒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約有5%的兒童青少年罹患憂鬱症,其中有學習、行為、焦慮和注意力疾患,或處於壓力、經歷失落或有家族憂鬱症病史的兒童,有較高的罹患風險;而有從事中度或劇烈運動的兒童較不易出現憂鬱症狀,可見運動好處多多。

當孩子成績退步應先了解原因

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經常哭泣、不講道理、難以溝通、出現分離焦慮、過度誇大自己的不好、產生憤怒或敵意,甚至出現退化性行為都是兒童青少年常見的憂鬱症狀。憂鬱的孩子不一定會對原先喜好的事物失去興趣,專心度與耐受力變差,沒辦法讀書於是成績退步,但仍會看電視、上網、打電動,因此造成家庭衝突,當發現孩子成績不如以往,應先了解原因。

兒童憂鬱症的治療應即早介入

吳佑佑院長建議兒童憂鬱症的治療應即早介入,因孩子罹患憂鬱症期間產生的負面想法與經驗,並不會隨著治療改善而消失,例如10歲孩子在學校經歷一段時間的負面經驗,即使情緒已改善但還是不想回學校,因此除了症狀改善更須注意的是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問題,而大多屬於團體性質的運動可以是輔助治療的方式,增加社會互動訓練。

運動習慣的建立很重要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養成好習慣對兒童終其一生都有幫助,其中運動習慣的建立很重要,運動常是可控制的行為,可以自行訂定運動的時間與目標,透過練習讓運動事項變得熟悉,從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

好玩是兒童階段習慣養成的關鍵

當運動達到很喘的狀態,大腦專注於運動與生理的當下,將降低沉溺負面情緒的機會,達到情緒轉移效果。同時運動可以增加兒童與他人的互動,提升友伴關係。兒童時期是運動習慣養成的黃金期,可從簡單的跳繩或慢跑運動開始,將時間拉長達到中度或劇烈運動的效果。「好玩」為兒童階段習慣養成的關鍵,建議先讓孩子感到運動很有趣,並善用鼓勵、激勵、獎勵的方式,引導孩子持續進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2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天氣冷颼颼,小朋友常見冬季病毒,流感、輪狀、諾羅、水痘開始肆虐!若家中小寶貝出現發燒、哭鬧等不適症狀,小心4大病毒,常好發於學校、餐廳及等人口密集處。金鐘最佳女配角朱芯儀,剛宣布懷第3胎,呼籲農曆過年親朋好友拜訪,注意飛沫傳染孩童。懷孕母親怕胎兒染病 空間防護除病菌朱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醫療發展快速進步,癌症的種類與分期、治療與預防等,始終是眾人討論的重點。對此,台塑生醫i醫健康管理中心中西醫合療專家喬聖琳醫師說明,不同的癌症狀況需要的醫療及照護都不同,建議依個人不同需求進行調理,並持續追蹤,方能給予最佳照護。疾病樣貌多、反應不同 遵循醫囑有效治療總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95歲男性,排尿不順及夜尿、頻尿多年,一直自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未與晚輩提起也沒就醫。最近排尿越來越困難,直到某天一整天都尿不出來才趕緊就醫。檢查發現攝護腺肥大造成腎功能衰竭、雙側腎水腫、膀胱結石等。醫師先將膀胱結石取出,放置導尿管讓腎水腫消除,腎臟功能逐漸恢復再進行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不浪費健保、不隨意「逛醫院」的觀念需向下扎根。健保署李伯璋署長推動不浪費健保、照顧弱勢,分級醫療等理念編入國小國語教材,經出版社支持,已獲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審定通過,編入108學年度下學期國語課本第十冊。平等就醫 照顧弱勢課文從陳樹菊女士的兒時經驗切入,在沒有健保的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