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孕期營養補給建議|媽媽族 孕期保養篇4

孕期營養補給建議|媽媽族 孕期保養篇4

懷孕時是「一人吃兩人補」,但孕媽媽們該怎麼吃、怎麼補更能幫助胎兒成長發育呢?高雄鳳山醫院廖嘉音營養師提醒,懷孕期間正確的營養補給是非常重要的!孕媽媽們除了應該要定時用餐外,也要注意均衡攝取6大類食材,必要時可搭配使用營養補給品,幫助寶寶攝取足夠的養份!

 

孕期營養補給建議|媽媽族 孕期保養篇4

 

孕媽媽在不同孕期時,營養補給的重點有什麼不同呢?

 

第一孕期(懷孕1~3個月):這個時期的胎兒營養大多來自胎盤的本身,因此,建議準媽媽們在第一孕期時定時、定量、均衡飲食即可,無需額外攝取過多熱量。

 

【營養重點】

▪ 蛋白質:建議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如豆、魚、瘦肉、蛋、奶製品等,都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補充建議】

▪ 葉酸:第一孕期最重要就要要多補充葉酸,幫助寶寶腦神經的健全發展。一般食材中如綠色蔬菜、全穀根莖類、豆類等都含有葉酸,一般孕婦每日攝取0.4mg的葉酸即可,若有特殊情況可諮詢醫師、營養師的營養補給建議。

 

第二孕期(懷孕4~6個月):第二孕期時腹中寶寶正在快速成長,器官逐漸發育,體重也逐步增加,因此,這時期的準媽媽們要稍微增加飲食攝取量,為了寶寶多吃一點。

 

【營養重點】

▪ 鈣質:俗話說「生一個小孩,掉一顆牙」,點出了孕婦補充鈣質的重要性。母體是寶寶重要的營養來源,因此,建議在孕期飲食中可多食用富含鈣質的食材,如奶製品、小魚乾、綠色蔬菜、黃豆製品(如豆腐、豆干、豆漿)等,以天然食材為補鈣的首選為佳唷。

 

▪ 纖維素:邁入第二孕期時,準媽媽們常常會發現有便秘的困擾,因此建議多吃新鮮蔬果、全穀類、以糙米取代白米等,都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並搭配適當、溫和的運動與充足的水分,就有助改善便秘。

 

【補充建議】

▪ DHA:DHA可以幫助寶寶腦神經的正常發育生長,日常飲食中可適量從深海魚類、藻類、亞麻仁油等攝取DHA,或徵詢醫師建議選擇魚油等保健食品來補充。然而,廖嘉音營養師提醒,懷孕到第三孕期後就不建議再額外補充DHA。

 

▪ 孕婦綜合維生素:懷孕過程中也需要補充鈣、鋅、鐵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A、B、C等,因此,建議也可徵詢醫師建議吃孕婦綜合維生素以補充所需的營養成分。

 

第三孕期(懷孕7個月~出生):第三孕期是寶寶器官發展、成熟的關鍵時期,寶寶的體重也會迅速增加。因此,這個時期的準媽媽們除了留意均衡飲食外,建議也要做好體重管理喔!

 

【營養重點】

▪ 蛋白質:胎兒到懷孕後期後,生理器官都仍在快速建構發展,因此,建議準媽媽們要攝取足量的優質蛋白質,且最好兼顧植物性蛋白與動物性蛋白質。

 

▪ 鐵質:懷孕、分娩、泌乳時都會大量流失鐵質,因此建議準媽媽們可多食用富含鐵質的食材,如紅肉、深綠色蔬菜等。然而,若有特殊體質或有貧血問題者,最好諮詢醫師診斷與補鐵建議。

 

【補充建議】

▪ 卵磷脂:想要讓寶寶頭好壯壯,在第三孕期時可適量補充卵磷脂,補充寶寶發育所需的養分。在飲食上可選擇蛋黃、或黃豆製品(如豆腐、豆漿)等。

 

▪ 孕婦綜合維生素:第三孕期、甚至到哺乳期皆可持續補充孕婦綜合維生素喔!

 

孕期營養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婦產科、營養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 廖嘉音營養師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孕期營養補給建議|媽媽族 孕期保養篇4

相關推薦

改變「自我認同」,他們用電玩讓罹癌青少年存活率提高一倍 希望實驗室(Hope Lab)的創辦人潘‧奧米迪亞(Pam Omidyar)非常了解罹癌青少年所承受的痛苦。他們必須忍受在醫院接受幾個星期殘酷的化療,回家後整個人更是一團糟:筋疲力竭、大量掉髮、喉嚨破皮疼痛,免疫系統也出了大問題。還好,還有一些...

閱讀詳情 »

人類不斷進化,腳卻不斷退化!英國《BBC》報導,過去40年人類的腳掌竟然大了兩個尺寸,變得又扁又大又無力!除了「鞋」的問世,讓我們腳掌變得孱弱,缺乏運動卻又過度勞動,讓許多人產生足弓塌陷的情形,成了名副其實的「肉腳」,引發關節與腰椎毛病。許多人夏天愛穿夾腳拖,「三大地雷穿法」,更是傷腳又傷骨!TVB...

閱讀詳情 »

認識媽媽手 媽媽手為控制大拇指動作的二條肌腱,因為發生了狹窄性肌腱鞘膜炎而造成大拇指近手腕處腫痛及活動不便。 發炎的肌腱造成伸肌支持帶和肌腱們間的空間狹窄,當媽媽手腕在做「抓、握、擰、捏」動作時、大拇指底部近手腕會腫脹疼痛而無法做家事及抱小孩。   (一) 媽媽手自我居家檢查: 媽媽做「抓...

閱讀詳情 »

爸媽在精神療養院相遇、相戀,生下他。「瘋子的小孩!」曾令他羞恥,「我會發病嗎?」是最大恐懼。但他翻寫了命運。他成為TFT的老師。 【我的恐懼】 我會發病嗎? 「我會發病嗎?」 嚴格來講,答案對我而言是「我不確定」。 圖片來源:寶瓶文化提供。   為什麼我要當眾自我揭露? 自從開始分享我的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