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婦使用浣腸劑解便 恐增早產風險

孕婦使用浣腸劑解便 恐增早產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妳也有便祕困擾嗎?據統計,約有5成孕婦有便祕問題,輕則排便不順,重則長期便秘。日前一名26歲的李媽媽,原本就有習慣性便秘,懷胎後長達一星期才排便一次,甚至還曾肛裂出血,常得使用浣腸劑解便。醫師提醒,孕婦使用浣腸劑可能誘發子宮收縮,增加早產風險,最好多吃蔬果或補充益生菌,改善腸道健康。

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約有半數的孕婦都有解便困難的問題,一方面由於黃體素荷爾蒙分泌增加,導致腸胃蠕動減慢,糞便停留在腸道時間愈長,變得又硬又乾,增加排便的困難度;另一方面,懷孕時子宮會壓迫大腸及直腸,造成所謂的壓迫性便祕。

郭安妮在診間觀察發現,許多孕婦發生便祕,會依賴軟便劑或經常使用浣腸劑解便,其實可能誘發子宮收縮,增加早產風險,也會影響大腸及直腸的蠕動功能,無法根本解決便祕的困擾,長期便祕更可能變成痔瘡。

如何預防發生便祕呢?郭安妮建議,多喝水及多吃糙米、全麥及蔬果等高纖食物,可增加腸胃蠕動,並養成適當運動習慣,如走路、瑜珈等。她也提醒,想要懷孕的婦女,懷孕前就應好好保養腸道,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中好菌,對自己及胎兒的營養吸收都有幫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0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八十五歲的陳姓患者最近半年來,右下肢感到非常的酸麻無力導致行動不便,由女兒陪同到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陳聖祺醫師門診就醫。安排進行神經學檢查發現,右下肢多重神經根分佈的位置出現麻痛及無力的症狀,經核磁共振掃瞄顯示,第二至第五腰椎有嚴重的脊椎神經管狹窄症及神經壓迫。傳統脊椎手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提供外籍人士友善且便利的就醫環境,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為醫事人員辦理教育訓練,透過常用就醫英語會話之應用與練習,幫助醫事人員增強外語溝通能力,也能提升醫療照護品質。以視訊取代傳統教學 維持防疫安全距離礙於近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能照護醫護人員健康與安全,南投醫院貼心將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防疫期間,不只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勤務加重,醫療院所總務單位環保人員也是站在第一線,他們的辛苦也值得被肯定。台南市立醫院總務課郭輝泰組長,過完五月一日勞動節後即將卸下勞工身分,在南市醫工作近20年,直說這次武漢肺炎疫情真的是空前,但希望可以「絕後」,日後不要再遇到如此嚴峻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據董氏基金會最新線上調查指出,超過五成民眾在近一個月的生活型態出現各種變化,38.3%每日「坐著」時間超過8小時,70.5%的民眾生活型態總是經常以「坐式」(如聊天、開車、看電視、閱讀、上網等)為主,且有45.7%民眾認為自己的「身體活動量」與疫情前相較現在較少。葉雅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