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肌瘤發生率高 新藥問世可取代手術

子宮肌瘤發生率高 新藥問世可取代手術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根據統計,台灣30歲以上婦女的子宮肌瘤發生率為20%,而50歲女性發生率更高達80%,對此,台灣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醫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葉光芃表示,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與結締組織纖維異常增殖而生長出的腫瘤,大多為良性。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為良性,但隨著年齡越高,發生率也跟著上升,此外,子宮肌瘤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多為長期性困擾或健康危機,如不正常出血、孕婦流產或早產,甚至有癌化的可能。
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趙湘台醫師指出,一般而言,子宮肌瘤患者都不知自己已罹病,都是在例行檢查或懷孕時才確診,但有20%的患者會出現症狀,其中,又以不正常出血最為常見(約1/3患者有此現象)。小型的肌瘤可透過定期門診追蹤,若有壓迫症狀、腹痛、大量出血時才需要治療。目前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與手術。藥物治療可短期維持藥效,副作用也較為明顯;而外科手術多將肌瘤切除,必要時則會切除子宮。臨床上也有不少的患者應害怕手術或想保有生育功能而選擇繼續忍痛,長期飽受腹脹、腰痠、經血過多等問題,有些女性甚至因此而出現貧血問題。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Pearl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新型口服藥物可有突破性機轉,一讓黃體素受體調節,此藥物在肌瘤細胞、性腺軸與子宮內膜都可使肌瘤停止生長,進而自我毀滅。根據統計,有高達7成6的患者出血可在7天內快速控制出血、肌瘤縮小達47%、降低疼痛,且有高達83%患者貧血狀況獲得改善。
對此,高雄醫學大學婦產部龍震宇醫師說,雖然子宮肌瘤發生率以40-50 歲的女性為大宗,但年輕患者的比例也不少,因此多數患者仍會選擇非侵入式治療取代手術。醫師呼籲,若月經過多、有血塊,加上經痛、喘不過氣、貧血、頭暈等現象,應儘速就醫治療,維持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30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有注意過刷牙時,你的牙齦是否有流血或是牙齦紅腫的現象?但是否常常誤認為是睡眠不足火氣大,因而延誤了就醫時間。醫師表示,牙周病為口腔疾病中與身體最相關之疾病,發生的主因為細菌與保養不足。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該如何清潔自己的牙齒,刷牙時經常亂刷一通,以為有刷即可,卻忽略了正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現今很少有人以整組茶具悠閒的品嘗茶香,多數人為了方便省時,習慣直接買茶包來沖泡飲用,為的就是不要喝到一片片細微的茶葉。熱水一沖,香噴噴熱騰騰的紅茶、綠茶就能隨手喝,但是你有注意茶包袋是用什麼材質製作的嗎?飲用的時候,有記得把標籤拿起來,不要讓標籤一起浸泡在滾燙的沸水中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對於經常臥床、肢體活動不良、皮膚長期受到壓力而造成的崩潰或壞死,或是脊髓損傷者,此時,除了可使用翻身氣墊床減壓之外,足夠的營養也相當重要,可以幫助您遠離可怕的慢性殺手。萬芳醫院整型外科主任陳杰峰醫師指出,褥瘡本身的核心問題就是壓力,翻身氣墊床可以處理病患之壓力,但若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7歲的吳女士,2年前診斷出罹患乳癌,手術後診斷為三期乳癌,而且分類上屬於復發率高的三陰性乳癌。醫師建議應接受化學治療,減低復發率,但患者本人因為年事已高,擔憂化療的副作用,因此拒絕化療。新竹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鄭弘毅表示,傳統化療可能對長者的身體較無法負荷,因此改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