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子宮斷成兩半 縫合成功後奇蹟懷孕

子宮斷成兩半 縫合成功後奇蹟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36歲的許小姐,在三年多前懷第一胎時,子宮內有2~3顆約3公分大的肌瘤,但定居在卡達的她,在當地醫院的就診下,醫師告訴她肌瘤並不影響懷孕或生產,沒想到懷孕後,肌瘤竟越長越大,讓她猶如挺顆雙胞胎孕肚一般辛苦。

後來,許小姐與丈夫求遍國內、外名醫,希望摘除肌瘤並保留胎兒和子宮,但得到的答覆都是不可能,因為手術困難且風險高,容易造成大出血,可能得摘除子宮才能保命,直到最後求治北醫附醫婦產部,在剖腹取出女嬰後,醫師發現孕婦腹中是一顆長達40公分、重3.5公斤的巨型肌瘤,貫穿子宮、塞滿骨盆腔。

在取出肌瘤時,醫師先綁住雙側子宮動脈,減少出血,就在肌瘤切除的瞬間,,子宮突然斷成兩半,情況危急,所幸醫師已先綁住雙側子宮動脈,減少縫合即時將子宮成功縫合,過程中胎兒、母親均無恙,五天後順利出院。不僅如此,斷成兩半而縫合的子宮,居然沒影響他們再度自然懷孕,日前因產前出血緊急剖腹產後,母子均安。

婦女生育年齡高 合併子宮肌瘤率也高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劉偉民醫師表示,子宮肌瘤為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35歲以上婦女大約三分之一都有肌瘤的存在,但大多是沒有症狀的,但若是出現經血過多、疼痛,和直接由腫瘤壓迫造成的頻尿和腹脹等常見症狀時,民眾們就要提高警覺,多加留意。

此外,懷孕中合併發生子宮肌瘤的機率約為2%,常於產檢中發現,且伴隨著婦女生育年齡的逐年增高,懷孕中合併發生子宮肌瘤的案例也似乎逐年增加。

仔細評估孕婦狀況 剖腹產同時也能切除肌瘤

在治療上,若是症狀較輕微者可使用藥物控制症狀,停經後因缺少女性荷爾蒙刺激,肌瘤即會逐漸縮小,症狀也自然消失,除此之外,在一般傳統觀念上,為了減少分娩時大出血的風險,除了少數長在子宮表淺處的肌瘤,可在剖腹產時輕易摘除外,對於體積較大或深處的肌瘤,剖腹產時多不建議同時施行切除,而大多選擇繼續觀察或日後再安排肌瘤切除手術。但根據近年的研究顯示,若能對孕婦的情況予以小心評估,剖腹產時同時切除肌瘤仍是可行的。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70歲的王老先生是一名退休司機,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病史。因流感重症併發肺炎住院,經克流感、氣管內管插管,入住加護病房治療,2週後病情終趨穩定。 王老先生心有餘悸,平常有運動習慣,自覺身體勇健,不易感冒。但住院前幾天突然肌肉關節痠痛、喉嚨痛,自覺應該只是暫時的,隔天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症狀的描述,而不是病因。像下背痛、臀部痛、大腿及下肢延伸疼痛,甚至痠麻痛,或像針刺到一樣延伸到腳底,常被叫做坐骨神經痛。什麼樣的原因會造成坐骨神經痛呢? 腰臀部肌肉緊繃 也可能壓迫坐骨神經 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建閔說明,腰椎是由一塊塊的骨頭疊成,中...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16歲的高中女生有著全口凌亂的牙齒,2年前在母親的陪同下到牙科就診時略顯退縮,接受牙齒矯正治療後,漸漸從討厭露出牙齒,轉變到現在能自在交談,蛻變成一名愛笑的女孩! 若有齒列不正問題 可能影響咀嚼功能、發音、口腔衛生 烏日林新醫院牙科醫師陳姵璇說明,臨床牙齒矯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75歲的林伯伯以往健康良好,體檢都沒有發現明顯異常,每天早上都和鄰居好友至附近公園運動,打打太極拳。然而這2年多來林太太逐漸發現林伯伯有記憶力逐漸下降情況。起初只是交代要採買的青菜水果遺漏項目,近半年逐漸惡化,常翻找個人物品遍尋不到。 後來更出現早上出門運動後至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