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如何在吃到飽餐廳少吃一點的戰術

如何在吃到飽餐廳少吃一點的戰術

面對吃到飽餐廳有兩點令人害怕:無限量的份量與大量的選擇,這兩點都會造成熱量的增加。今年 4 月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一篇新的研究說,有兩個策略可以幫助人們面對吃到飽餐廳的誘惑:1. 使用小一點的盤子,  2. 在吃之前先看一遍所有供應的食物

面對各式各樣的食物,人們傾向於吃更多,特別是在吃到飽餐廳,人們很難不要多吃,並去抗拒想嘗試吃每一樣食物的誘惑。最好的抵抗吃到飽餐廳不會吃過量的方法,就是,不要去吃到飽餐廳。

但是仍然有人在吃到飽餐廳不會吃過量,且還是個瘦子,這到底是這麼辦到的?這個研究就是在觀察瘦子與非瘦子在吃到飽餐廳行為的不同。這個研究訓練  30  位專精的觀察員,他們觀察超過 300 人,在美國六個州的 22 個不同的吃到飽中國餐廳的飲食習慣。

這些觀察員通常躲在不容易被發現的角落,觀察 103 項有關在吃到飽餐廳的飲食行為,並記錄這些人是跟誰去?坐在靠近食物還是遠離?坐在單獨的桌子還是連在一起的桌子?面對還是背對食物?使用叉子還是筷子?紙巾有沒有放在腿上?吃東西咀嚼幾次?

這些觀察員也被訓練可以用肉眼評估 BMI。

 

結果顯示

  1. 瘦的人會先環視所有的食物,從不同的食物中選擇他們想吃的。而體重重的人在每一道菜前都會停留,並想著要不要吃它。也就是說瘦的人會從所有食物中選擇想要的吃,體重重的人是想要吃所有的食物
  2. 瘦的人比起體重重的人使用較小的盤子的次數高出 7 倍。這個習慣會讓人吃比較少的東西。
  3. 瘦的人平均來說,坐離食物約 16 英呎遠,遠過體重重的人。
  4. 瘦的人咀嚼次數較多,瘦的人一口約咀嚼 15 下,過重的人約咀嚼 12 下。

 

研究者認為,瘦子的飲食習慣,不只會出現在吃到飽餐廳,也會出現在其他地方,也就是說,瘦子靠這些方法來維持管理體重。因為飲食習慣行為是無意識的,是長久培養而來的。這個研究結果是有洞察力且有用的,但研究方法還是值得探討。

所以在吃到飽餐廳的策略是,先環視一遍食物在選擇,並使用小一點的盤子,如果你想要控制好體重,最好的選擇是,不要去吃到飽餐廳。

 

後記

自從年過 30 後,我就不太去吃到飽餐廳了,除了代謝率降低外,重點是,不相信自己抗拒食物誘惑的能力。這一篇的重點,應該不是在,去吃到飽餐廳策略是甚麼,而是,如何培養一個不管在哪裡吃、怎麼吃都瘦的飲食習慣。因為吃東西是每天都要的,優良的飲食習慣能讓你ㄧ生都健康!

 

文章來源:WebMD
文章標題:Tactics to Eat Less at the Buffet Table
整理編譯:Sammi(營養共筆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iHealth 愛健康》官方網站;《iHealth 愛健康》官方粉絲團】

相關推薦

網路瘋傳:多吃檸檬可殺死癌細胞?營養師指出,這完全是毫無根據的謠言,請民眾切勿相信而耽誤就醫。簡單來說,目前醫學研究未發現檸檬可殺死癌細胞;若想要防癌,應從均衡飲食做起,多攝取不同顏色的蔬果才是王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指出,國內假新聞充斥,近日有不少網路謠言,包括:「檸檬可殺死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提供醫學生與臨床醫師研究學術資源平台,慈濟醫療法人從去年開始啟動「學生與臨床醫師合作研究補助計畫」辦法,結合臨床與基礎醫學研究,透過文獻蒐集、資料整理分析後撰寫論文,鼓勵醫學生從實習階段就開始培養研究、提升研究能力。慈濟實習醫學生臨床研究成果 備受國際肯定從去年開始,...

閱讀詳情 »

有一些慢性疾病是吃出來的!尤其是罹患急性冠心症的患者,飲食不均衡,會影響疾病本身的病況。根據三軍總醫院依照膳食多樣化簡易評量表分析「急性冠心症」病人的飲食得分。發現這類病人的飲食有3大缺失,也就是在蔬菜類、水果類、乳製品類食物明顯攝取不足。 三總分析「急性冠心症」病人,飲食有3大缺失。 三總分析「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88歲的阿嬌奶奶患有梗塞型腦中風、心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腎衰竭及糖尿病,其病況在近兩年內起起伏伏,醫療團隊向家屬解釋其疾病已經是不可逆的狀況,家屬同意讓阿嬌奶奶接受居家安寧照護,最後在家屬陪伴下於家中平靜地過逝。在居家團隊照顧的這段時間,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及心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