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狂拉肚子 竟是剖腹產腸沾黏

她狂拉肚子 竟是剖腹產腸沾黏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位35歲媽媽剖腹生產;不料,產後出現下腹悶痛,伴隨痙攣、腹瀉,一天拉肚子至少10次以上,甚至持續7個多月之久,就醫確診為腹腔沾黏,且其腸沾黏時間過久,甚至導致腸道阻塞產生細胞壞死,經過2次開刀手術才改善。

根據統計,初次剖腹產導致子宮、膀胱,以及腹部沾黏比例達4成6,二次剖腹產沾黏更高達7成5。

開業婦產科醫師潘俊亨表示,剖腹產會造成9至12公分的傷口,是相當大的開刀傷口,而傷口愈大,發生沾黏的機率愈高,後遺症也愈嚴重;一旦發生嚴重腹腔沾黏,必須開刀清除沾黏的組織,以免併發敗血症而致死,但即使開刀仍可能出現再次沾黏。

如何避免剖腹產發生沾黏?潘俊亨建議,婦女可於決定剖腹產後,與醫師討論是否使用防沾黏相關措施,如水溶液及玻尿酸薄膜,水溶液流動性高,較不易固定在傷口上,而玻尿酸薄膜則可穩定覆蓋於傷口,根據臨床研究顯示,使用防沾薄膜可降低9成以上的術後沾黏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84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餐桌上最常見就是雞蛋料理,根據董氏基金會6月進行國人採購蛋品行為網路調查發現, 94%的人會購買雞蛋,其中近一半的人每天會吃1顆蛋以上,尤其55歲以上年長者相較於其他年齡層吃得更多。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指出,雞蛋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尤其對於牙口及咀嚼能力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4歲張伯伯40年前因消化道出血,接受手術切除一半的胃,最近卻出現解黑便、噁心等症狀,赴醫檢查發現之前手術的胃腸吻合處有一腫瘤,切片證實為殘胃癌,恐有生命危險,所幸經手術將殘留的胃及腫瘤切除,並搭配化學治療及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總算穩定下來,現正持續追蹤中。內視鏡技術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21)日新增2例本土病例,均非居家隔離期間檢驗陽性者,為新北市40多歲男性及50多歲女性,分別於8月16日及8月19日發病,1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8月21日新冠確診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1例死亡個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天新增2例本土、8例境外移入、新增1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疫情穩定,8月24日到9月6日仍維持2級警戒,8大行業仍無法營業,在同住家人外出用餐、醫院探病規定,及K書中心、遊樂園、海釣場、海泳、浮潛等方面,均適度開放。 ▲8月24日起至9月6,全國維持2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