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子堅持每天健走運動,沒想到竟得了「這個病」恐無法再行走!長期步行鍛鍊的人尤其長輩一定要看!

女子堅持每天健走運動,沒想到竟得了「這個病」恐無法再行走!長期步行鍛鍊的人尤其長輩一定要看!

圖片來源

趙小姐是一傢企業的職員,每天工作在前台窗口,一坐就是一天,

她的體重從原來的50公斤飆升到70公斤,身高本來就矮的她,顯得臃腫肥胖。

今年春節過後,趙女士在同事的推薦下,玩起了健身運動,開始「健走算步數」。

每天下班即使再晚,仍舊要在小區內走上幾十圈,將步數保持在2萬步以上。

女子堅持每天健走運動,沒想到竟得了「這個病」恐無法再行走!長期步行鍛鍊的人尤其長輩一定要看!

「每天我都把步數曬到圈裡面,現在我已經穩定在前三名,月度第一名。」

趙女士頗有成就感。到今年4月份,苦走3個月的趙女士體重減到66公斤,效果還算是明顯。

但同時,趙女士感覺自己的膝關節有些隱隱作痛,來到醫院就診後才發現,

她的右側膝關節腔內出現少量積液,也就是滑膜炎。

女子堅持每天健走運動,沒想到竟得了「這個病」恐無法再行走!長期步行鍛鍊的人尤其長輩一定要看!

可能你經常會看到,公園裡、操場上每晚都有許多人,

甩著胳膊、邁著大步快走,是出汗了,也爽了,但是膝蓋你真的保護好了嗎?

什麼是滑膜炎?

女子堅持每天健走運動,沒想到竟得了「這個病」恐無法再行走!長期步行鍛鍊的人尤其長輩一定要看!

 膝關節滑膜炎是一種無菌型炎症,是由於膝關節扭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而引起的。
滑膜的功能異常會導致關節液無法正常生成和吸收,膝關節就會產生積液。
滑膜的形態改變還會侵襲膝關節軟骨,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存在很大的致殘危機。

女子堅持每天健走運動,沒想到竟得了「這個病」恐無法再行走!長期步行鍛鍊的人尤其長輩一定要看!

趙小姐的醫生建議,大量的減肥步行,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況。

每天步行數最好不要超過1萬步,更不要選擇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快上快下,

以免對膝關節造成過度的磨損和損傷。 

女子堅持每天健走運動,沒想到竟得了「這個病」恐無法再行走!長期步行鍛鍊的人尤其長輩一定要看!

說起滑膜炎,小編有個朋友就因為天天暴走,

且不注意保護自己,得了這個毛病,現在走路猛了,就會很痛苦。

幾天前,他還專門去醫院抽了膝蓋積液。 

那麼,我們在快走時,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膝蓋?

快走也要講究正確的姿勢

大原則

速度:每分鐘 120~140 步/跑步機速度約 6 左右。

強度:呼吸和心跳加快,有點喘但仍可說話。

時間:每次 30 分鐘以上、每週累計 150 分鐘以上,消脂甩肉的效果比較好。

女子堅持每天健走運動,沒想到竟得了「這個病」恐無法再行走!長期步行鍛鍊的人尤其長輩一定要看!

上半身

眼睛自然地直視正前方,上半身挺直,不要前傾或駝背,肩膀自然放鬆,收小腹。

雙手輕輕握拳,手臂彎曲、配合步伐向後擺動。

擺動手臂除了可以增加運動強度,也能有效地帶動整個身體的節奏。

女子堅持每天健走運動,沒想到竟得了「這個病」恐無法再行走!長期步行鍛鍊的人尤其長輩一定要看!

下半身

儘可能跨大步伐(但也不用太刻意),感覺臀部的肌肉也被牽動到。

踏出時腳跟先著地,再把重心移到腳掌處。

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劇烈運動

潛在惡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臟病的人,快步走後甚至可能誘發心臟病。

因此,當你走路後發現有明顯的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就該馬上停下來休息。

如果症狀不能緩解,或者持續幾天都出現類似症狀,應及時到醫院排查是否有心臟問題。 

另外,一些基礎疾病患者如患有老慢支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高血壓、骨質疏鬆、骨關節病、腰椎間盤突出,參加計步運動前,應諮詢醫生先做評估。

運動前熱身 運動後拉伸。開始運動前最好做伸拉等準備動作,

運動過程中應循序漸進,不要突然開始又突然停止,有序增加或減少運動量。

儘量不要飯後立即出門鍛鍊,一般最好隔1小時左右

(文章來源)

 

你可能還會想看

女子堅持每天健走運動,沒想到竟得了「這個病」恐無法再行走!長期步行鍛鍊的人尤其長輩一定要看!

震驚!童話般的上海迪士尼才「試營運短短一天」竟變成這樣...強國人讓你見識到什麼叫做「慘不忍睹」!

 女子堅持每天健走運動,沒想到竟得了「這個病」恐無法再行走!長期步行鍛鍊的人尤其長輩一定要看!

網友將阿祖留下來一甕「黑色不明物體」PO上網,沒想到卻讓眼尖的網友發現還說:「這下你發財了!」

女子堅持每天健走運動,沒想到竟得了「這個病」恐無法再行走!長期步行鍛鍊的人尤其長輩一定要看!

小男生青澀的告白紙條,沒想到「小女孩的回應」成熟到連大人都自嘆不如!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開學了!不只防疫重要,孩子的心情狀況也要被注意。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就提醒,國外最新研究顯示,在開學期間進行情緒篩檢,有助於及早發現憂鬱青少年並給予適當協助與診療,建議校園進行憂鬱普篩,且除了在大學進行、也應該要在高中實施。 這一篇發表於2021年5月《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什麼狀況,竟一路咳血!一名年約50歲的女性,日前在家休息時,突發性大量咳血,呼吸也變喘,嚇壞家人,緊急將她送往急診,當下已經呼吸衰竭緊急接受呼吸道插管,住進加護病房治療,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支氣管擴張症併肺炎感染,但在病房時又再次突發大咳血,只能緊急開刀,執行右上肺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適逢一年一度的西洋情人節,許多情人們會在這天度過浪漫的夜晚。醫師提醒情人們,疫情期間約會前先確認雙方健康狀況,如有任何感冒不適症狀先快篩,出門務必遵守防疫規定。在浪漫的夜晚,也要落實全程戴套的安全性行為,避免暴露在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中。 愛滋病毒透過精液、陰道分泌物...

閱讀詳情 »

潮健康/郭家和   腦出血有哪些危險因子?  死亡率比梗塞性中風還高 只是頭痛不舒服,也可能是「腦出血」前兆?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內科鍾宜君醫師受訪表示,腦出血可分為創傷性腦出血與自發性腦出血。創傷性腦出血通常是車禍、外傷造成,自發性腦出血則與高血壓最相關。腦出血死亡率可能達3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