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眠竟然靠「這個」全都好了!我姐姐每天靠他煮一碗,不僅安神定性睡得好,長期的頭痛也消失了!

桂圓能治長期失眠、高度近視,還能提高人的智力我曾聽一位中醫前輩講,曾有一個病人因長期失眠找到他,他沒開藥,直接就讓病人回家煮幹桂圓水喝,不久、病人失眠順利痊癒。

失眠竟然靠「這個」全都好了!我姐姐每天靠他煮一碗,不僅安神定性睡得好,長期的頭痛也消失了!

pic.via


方法/步驟

  1. 桂圓——第一補腦的靈丹

    《易經》中第一補腦的靈丹,每當疲勞、熬夜、用腦過度時,我立即煮一碗桂圓水喝,或者剝2、30顆幹桂圓吃,這樣,腦子立即就能恢復清醒,彷彿碧藍的天回到了身體裡一樣

  2. 吃桂圓能根除頭暈、頭脹、頭痛

    在學醫的過程中,我自然也找到了根除自己頭暈、頭脹、頭痛的好方法。您可能想像不到吧,我苦苦尋找了那麼多年治頭部不適的靈丹,竟然是—桂圓。

    我買來一斤幹桂圓,取30顆,剝去外殼,把桂圓肉(帶核的)加水煮,水開後繼續煮20分鐘,然後把桂圓水倒出,放溫後喝下。不到2個小時,人就覺得特別神清氣爽。我買了整整一箱幹桂圓放在家中備用。

    從此,每當疲勞、熬夜、用腦過度時,我就立即煮一碗桂圓水喝,或者剝2、30顆幹桂圓吃,這樣,腦子馬上就能恢復清醒,彷彿碧藍的天回到了身體裡一樣。

    有一個冬天的下午,我洗頭後受了涼,頭變得木木的。

    我當時想,這點小毛病,應該自己會好起來,可到了第二天,頭暈不但沒好,還更重了,於是我照例抓一大把幹桂圓,剝開後煮了一碗濃濃的桂圓水喝下,很快就好轉了。

  3. 桂圓能治長期失眠、高度近視,還能提高人的智力

    我曾聽一位中醫前輩講,曾有一個病人因長期失眠找到他,他沒開藥,直接就讓病人回家煮幹桂圓水喝,不久、病人失眠順利痊癒。

    當時這位前輩的解釋是桂圓補心養脾,所以能治療失眠。

    桂圓又名龍眼。據民間傳說,很像龍的眼睛呢。但不管是否真的像龍的眼睛,桂圓對眼睛確實有好處

    我曾治過一個高度近視的患者,他每天用桂圓肉、桂圓核、枸杞一起煮湯喝,堅持了近一年,結果他800度的近視降到了200度。

    建議,有近視眼的朋友不妨經常喝這種湯,對眼睛有較好的保健效果。

  4. 桂圓營養價值高,然而不同時間、不同吃法功效又不同。

    中醫認為,桂圓肉性味甘平,入脾、心經,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是常用的補益中藥食材,下面介紹幾種桂圓補益的方法,不妨一試。

    1、每晨用龍眼10枚取肉,煮荷包蛋2個,加適量白糖,空腹吃。補脾養心,生血益氣。

    2、每晚睡前吃10個桂圓,可養心安神,治療心悸失眠。

    3、桂圓肉20克,放進300毫升的沸水浸泡約5分鐘後食肉喝湯。可補血醒神,為經常熬夜,快節奏生活人士等人士提神的首選。

    4、桂圓肉30克,放進500毫升水中煮沸約10分鐘,加雞蛋2個,稍煮片刻即可食用。經常食用可護膚養顏、抗衰老、增強人體免疫力調節功能。尤適用於女士。

    5、桂圓肉200克,加高梁白灑500毫升,泡1個月。每晚臨睡時飲15毫升。可恢復疲勞,減輕亞健康症狀,安神定志。

    6、龍眼30個取肉,紅棗10枚撕破,用粳米100克,煮粥2碗,加適量紅糖,早晚各吃1碗。可補脾生血,養心增智,老年人尤宜。

     

    via

相關推薦

媽咪都有產後肚皮鬆弛的困擾,為了防範這有礙觀瞻的「多層次皺摺皮膚」,媽媽從孕期就應該開始注意,並在產後進行肚皮緊實計畫,使肚皮重新變得平坦、光滑! 為何媽媽產後肚皮鬆?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懷孕期間,媽媽的腹部被快速撐大,其表皮和真皮這兩層組織通常能夠配合,但皮下組織卻不一定跟得上撐大的速度,...

閱讀詳情 »

黑木耳有什麼作用?現在一到過年時心肌梗死一個挨一個,年齡越來越小,已經到30歲了。為什麼過年時多?兩個原因,一個是高凝體質血稠,就是脂肪高。大家記住,血稠的人叫高凝體質。高凝體質的人加上高凝食物,所以過年時心肌梗死的人特別多,年齡不限。 圖片來源:台灣好食材 心肌梗死雖然無法治,但完全可以預防。有的...

閱讀詳情 »

超厲害!沒想到人人都可以養成「易瘦」體質,不用節食不用運動,還可以大口吃肉!天阿~這麼厲害的方法怎麼不早點告訴我?!   小喬上網看了這個影片後立刻親身做了2個月,期間除了偶爾跟朋友聚餐偷吃了一點東西外,乖乖照這個方法做...居然就輕鬆瘦下10公斤!!! 原本超愛吃甜點跟飲料的我,就這樣健...

閱讀詳情 »

惱人的鼻塞!   圖片來源:大榴槤網   鼻塞,是感冒的一大症狀, 在感染感冒病毒(或病菌)1-3天內出現, 開始為鼻咽部不適、鼻塞, 緊跟著就會出現噴嚏、流鼻涕, 和輕度全身不適症狀。   接下來看看預防和減輕鼻塞的觀念與祕訣吧! 抵抗鼻塞有一套!  一、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