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時代一直在進步,全世界洗腎的人口卻是年年攀升,然而,造成這樣的主因是什麼?身邊的人常說,因為吃太鹹、重口味,或是濫用藥物、自行購買來路不明的草藥,才會導致洗腎,這是真的嗎?
勿濫用成藥
義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何立鈞表示,臺灣洗腎人口眾多,與藥物濫用有很大的關係。許多人一有不適,就到藥局買成藥來服用,帶給腎臟極大的負擔;或者,吃藥時不配白開水,以茶類、各式飲料代替,不僅會影響到藥效,藥物與飲品的化學反應,又再次危害著腎臟的健康。
此外,長輩們總喜歡聽信「偏方」,何立鈞醫師提醒,身體不舒服,還是要先找醫生看診,確認狀況後,遵從醫囑用藥,盡量減少自行購買成藥的頻率;而平常有在服藥控制慢性病者,也不要因為害怕腎臟受傷害就擅自停藥,該服用的藥物還是要吃,避免本末倒置,延誤病情的控制。
必要時可限鹽
何立鈞醫師指出,有慢性腎衰竭問題的人,通常伴隨著三高與糖尿病,不適合口味太重,或加工、醃製的食品,而「限鹽飲食」,就是控管每餐鹽分的攝取量,已達到清淡飲食的目的,降低對腎臟的負擔。
限鹽飲食以每日鹽份攝取在5公克以下為基準,烹調時可利用醋、薑、蔥、蒜等來增加風味,或是是蒸的方式,來取代煎、炸;另外,市面上有販售薄鹽醬油,雖是低鈉,卻是高鉀。尚未有慢性腎衰竭的人可以放心食用,但已有慢性腎臟病的人,則需要按照營養師的囑咐攝取,以免含鉀量是否過高。
另外,醫學研究發現,長期服用精神控管的相關藥物,會有增加心臟負擔的副作用,短時間則可能會有四肢無力的情形發生,增加年摔倒、骨折的風險,所以臨床上非不得已使用此類藥物時照顧者一定要特別小心。
兩大治療:血液與腹膜透析
倘若真的走向洗腎之路,何立鈞醫師說,最常見的治療方式為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擴散原理,以機器移除血中的毒素並平衡血中的電解質後,再將淨化的血液輸回身體,來回循環,一個星期需做3次,一次4個小時的時間。
腹膜透析,則是將透析用的管子置入腹腔內,灌入透析液體後,一樣用擴散原理讓透析液與腹膜的微血管交互作用,移除血中的毒素並平衡血中的電解質,待3至4小時後,流出舊的透析液並注入新的液體,如此一天重複4至5次。除了換液時間外,透析液在腹腔內的時間可以自由活動。不過若腹部有因手術的傷口沾黏,或積水、脫水困難者,則不宜使用腹膜透析。
目前兩種方法皆各有利弊,可依照個人的習慣、生活環境等因素來挑選,現階段血液透析仍佔大多數,比例大約為9:1,患者應與專業醫師商討,確切了解自己病情後,再來選擇最適合自己且最舒適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