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愛吃肉! 30歲女腸道長13顆息肉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肉食族注意!長期吃太多肉加上飲食高油脂、低纖維,小心引來大腸癌的前身-腺瘤型息肉。一名30餘歲的外食族陳小姐,不但三餐不正常進食,晚餐常常燒烤、涮涮鍋樣樣來,偏好肉食的她更每週吃3-5次炸雞排,直到去年初接受健檢,才發現腸道內竟長出13顆息肉,還好檢查是良性,當下立即進行切除,杜絕可能造成大腸癌的後患。

陳小姐自述,長期飲食不正常的她,以往並沒有習慣健康檢查,直到年初因公司安排做健檢,才發現自己的腸道內,長出多達13顆大小約2公分的息肉,嚇得她切除息肉後再也不敢嗜肉成癮,開始維持少肉、少油炸、多蔬果的正常飲食。

根據國健局發佈國內大腸癌篩檢數據,50-69歲的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陽性者,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後發現近3成6有息肉,更有約8%確診為大腸癌。而健檢中心院長楊培鎮醫師表示,該中心針對院內800餘位接受過大腸鏡檢查的民眾調查,發現約2成息肉患者中,有7成以上是需要切除的腺瘤型息肉。

他解釋,腺瘤型息肉是大腸癌的前生,通常經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的患者,息肉的大小已大到造成出血情形,但一些檢查為陰性者,其實可能已存在息肉卻未被檢出,上述陳小姐就是這類案例。

大腸癌發生率雖是國內10大癌症之首,但較其他癌症更易預防;楊培鎮建議,日常飲食把握3低(低油、低鹽、低糖)1高(高纖維質)原則,運動維持333原則(每星期至少運動3次、每次持續30分鐘、運動時心跳達到130),並定期做腸胃鏡檢查,即可有效預防。

他強調,25歲以上的高危險族群,如愛吃肉、少吃纖維質食物、有大腸癌家族病史、家族性大腸息肉症或發炎性大腸疾病等,建議40歲以下每5年接受1次大腸鏡檢查,40-50歲者每3-5年1次,50歲以上者則每3年1次,避免腸道與息肉問題增加罹癌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17

相關推薦

  1.把沾滿檸檬汁的棉球或海綿放在冰箱裏可以去除冰箱中的異味。2.檸檬汁的鉀可以控制血壓,並且可以減輕犯暈和惡心的癥狀。3.在炒圓白菜/花椰菜的時候加一點檸檬汁可以防止高溫導致菜葉變棕。4.檸檬可以將人從壓力和消極情緒中解救出來。很多旅行家和探險家都會把檸檬奉為神物,因為檸檬可以在他們可...

閱讀詳情 »

睡覺的訣竅通常一個人睡兩個鐘頭就夠了,為什么有人要睡七、八個鐘頭?那是你賴床躺在枕頭上休息的習慣養成的,并非我們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時間,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曉得,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三分鐘,等于睡兩個鐘頭,不過要對好正午的時間。夜晚則要在正子時睡著,五分鐘等于六個鐘頭。就這個時間的學問又大了,同宇宙法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