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厲害了!又痛又癢的濕疹終於有救了...趕快分享給辛苦工作的媽媽!

太厲害了!又痛又癢的濕疹終於有救了...趕快分享給辛苦工作的媽媽!
身邊很多朋友,到了冬天,手指背上或者手指縫就長一片片小顆粒的問題。一擠一包水,奇癢無比。而且那水流到哪裡,那小顆粒就長到哪裡,以前有去看過,醫生說這是濕疹。 我呢,就更甚了。從前年開始,不但長這種濕疹,還一熱就在小手臂的內側長一大片血紅血紅的疹子。兩個手都有,癢死。外用的藥,換了四五種才用到一種紅色膏藥狀的比較有效,不過不能斷根。後來去醫院看,醫生說這是濕疹的一種,要從內部調理。於是又拿了一堆藥回來吃,感覺沒啥作用,天熱點繼續長。折磨死我了。 

到今年,因為懷孕有寶寶了,舅媽就把剛生過孩子的表姐的一些東西給我送來,順便送了一堆枸杞根,說是可以清胎毒。讓我熬水喝。舅媽送來的時候,我無論手上還是小手臂上都長著濕疹,癢死了,結果喝了兩天枸杞根的水。。。額。。。第一天就不癢了,第二天就開始消退。。。一直到現在都沒見復發,也沒癢。。。 神奇哇。。。於是感慨,現在的醫生,不但醫德不咋地,而且醫術也不好,這個濕疹這麼容易就治好的,結果折騰了我三年,都沒見一個醫生能給我弄個有效的治療方案。。。唉。。。一般情況下,我是用兩根10釐米長,小指那麼粗的根,兌上普通吃飯的碗三碗水的樣子去熬。熬出來大概就兩碗水左右。

是用枸杞根...拿砂鍋就是那種熬中藥的罐子熬水喝... 要熬水的.... 我一般都熬大概半個小時以上,大火開了,小火慢慢熬.... 熬好了,第一碗趁熱喝,第二碗,就放罐子裡,再次渴的時候,大概就溫了,然後繼續喝下去。 這個是我表姐懷孕的時候專門用來去胎毒的,她女兒生下來皮膚特別好,眼睛超亮的。 現在我也是懷孕著喝,想來孕婦能喝的東西,應該是沒啥副作用的。

枸杞根叫土地骨,枸杞根皮才叫地骨皮。

【枸杞根】

清虛熱中藥,枸杞屬 Lycium植物的根,主治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癰腫、惡瘡。

枸杞根又稱為"地骨皮",是茄科 Solanaceae, 枸杞屬 Lycium植物的根,果實叫枸杞子。一般當作藥材使用,有滋陰補腎之效。因此,實在稱得上是物盡其用。而且長期食用枸杞或飲用枸杞茶,也不會有副作用。

【枸杞根常用偏方】

一、治風蟲牙痛:枸杞根白皮煎醋漱之。用水煎飲亦可。

二、治婦人陰腫或生瘡:枸杞根煎水頻洗。

三、腎虛腰痛:和枸杞根、杜仲、萆解和一斤,好酒三鬥浸泡,密封土罐中再放鍋內煮一天,常取飲服。

四、小便出血:用新鮮枸杞根搗爛,取其汁。如果沒有汁水,可加水煎煮。在飯前服用,每服一碗加一點酒。

 

【處方】 [[枸杞根]](切)1石,[[小麥]]1鬥(幹凈,擇)。
【製法】 水1石2鬥,煮枸杞根,取6鬥,澄清,煎取3升,納小麥於汁中,漬1宿,曬2日,往返令汁盡,曬幹為末。
【功效與作用】 [[養性]],遐齡,不老。主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以酒調下,1日兩次。1年之中,以2月、8月各合1劑。
【摘錄】 《千金》卷二十七{{中藥方專題模板}}
【處方】 枸杞根(切)1石,小麥1鬥(幹凈,擇)。
【製法】 水1石2鬥,煮枸杞根,取6鬥,澄清,煎取3升,納小麥於汁中,漬1宿,曬2日,往返令汁盡,曬幹為末。
【功效與作用】 養性,遐齡,不老。主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以酒調下,1日兩次。1年之中,以2月、8月各合1劑。

健康文章僅供分享參考
(1)有病痛請到醫院諮詢,配合醫師療程
(2)每個人體質並不相同,有益的食物也需要適當適量取用喔
(3)社群目的為提醒國人注重健康,分享健康資訊,非醫療單位

 

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是許多人擔心的疾病,而近年來科學研究證實,要做好預防失智,大腦運動不可少。為向社會大眾推廣失智症預防議題,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除發表國人對於失智症認識不足之問卷調查結果,更說明一般人常做的休閒活動,在國際期刊文獻中,都能找到預防失智實證有效的證據。預防勝於治療 飲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期咳、痰、喘,小心肺阻塞(COPD)已侵蝕你的肺功能!研究顯示,一般成人最長發聲時間最少有10-15秒,而超過5成的肺阻塞患者卻有中氣不足的發音障礙;因此,當你唱歌使不上力,無法飆高音、拉長音時,最好是能進一步就醫確認是否肺阻塞上身。一名70歲長期抽菸的肺阻塞患者張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16歲高中女生,在體育課測驗100公尺短跑後,感覺右腳踝疼痛,起初以為是腳踝扭傷,嘗試了中西醫治療及敷草藥等民俗療法,治療效果卻不盡理想,轉而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經直腿抬高測試、核磁共振造影檢查,確定病因不在腳踝,而是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神經根痛」,在休息、腰部物理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有位60多歲的陳太太曾罹患乳癌,由於早期發現,得以手術切除,之後也經過多次化學治療,化療期間她為了家人堅強克服所有副作用,終於順利完成療程,恢復健康,但沒想到沒幾年時間,癌症竟然復發、症狀嚴重,當與醫師討論再次接受治療時,陳太太想起過去接受化學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包括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