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氣持續飆高溫! 3招預防熱傷害

天氣持續飆高溫! 3招預防熱傷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本週依氣象報導各地仍持續出現高溫,讓民眾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大幅增加,尤其是6大高危險族群,更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牢記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6大高危險族群更得留意

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熱傷害,尤其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高危險群,容易因高溫而造成熱傷害。

防熱傷害三要訣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預防熱傷害注意:

1.保持涼爽:

穿著輕便、淺色、透氣、排汗功能的衣物。天熱時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室內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並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避免產生更多的熱量。於戶外活動注意防曬:戴太陽眼鏡、寬邊帽及擦防曬乳。 

2.補充水分:

定時喝水,每天至少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可多吃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不喝含酒精及大量糖分飲料。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若有限制喝水量的病友,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喝多少量為宜。

3.提高警覺:

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選擇適當時間安排戶外活動,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及注意防曬措施;另外,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家人、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

疑似熱傷害徵兆速就醫

國民健康署提醒,當發現自己或家人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4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讓醫療資源能真正的深入每個鄉鎮民眾的家中,花蓮慈濟醫院承接衛生福利部「健康福祉科技整合照護計畫」,結合專業醫療與資通訊技術,整合成最新的智慧醫療照護科技,進駐花蓮縣吉安鄉社區,完成了所有鄉親的家庭健康戶口名簿,招募當地民眾擔任健康守門人提供在地的健康福祉整合照護服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吃醣不好的理由 造成血糖值上升,引發生活習慣病會直接造成血糖值上升的唯有醣類。從食物中攝取到的醣類會在體內被分解為葡萄糖。隨著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加,血糖值也跟著上升。於是,身體為了讓上升的血糖值下降會分泌一種荷爾蒙,就是胰島素。若是胰島素的分泌不足以致血糖值無法下降,就是「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一個人面對癌症末期時,是否還能樂觀看待呢?已離世的演員樹木希林,在離世半年前接受最後一次採訪時,坦然的告知自己癌細胞已擴散全身的事實,「現在,就來聊聊,我今天最想說的話吧!我只能活到年底。就因為知道可以活多久,我今天才到這裡來。」真實的自白徹底翻覆最初設定好的訪談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84歲劉奶奶,因心律不整問題,長期使用抗凝血劑Warfarin,但某次回診發現INR數值不佳,經藥物諮詢了解,劉奶奶因連日來出現眩暈情況,所以自行購買市面上常見的止痛藥,但服用後未改善,便又使用更多止痛藥,甚至好幾次忽略服用慢性藥物,所幸在藥師的教導下,才讓劉奶奶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