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啊!原來99%的人都不懂「正確的擦屁股」,痔瘡全是「自己擦出來的」,這樣根本就是在虐待肛門呀!

天啊!原來99 的人都不懂「正確的擦屁股」,痔瘡全是「自己擦出來的」,這樣根本就是在虐待肛門呀!

圖片截自快速問醫生以及深圳远大肛肠医院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緊張且飲食習慣不正常,在這樣的生活型態下衍生了一種普遍的普遍的文明病「痔瘡」。這雖不是緊急病症,卻讓人坐立難安,且往往難以啟齒的關係而延遲就醫。

你相信嗎?擦屁股的方式,也是影響痔瘡的一大主因。

天啊!原來99 的人都不懂「正確的擦屁股」,痔瘡全是「自己擦出來的」,這樣根本就是在虐待肛門呀!

圖片截自網易教育

有研究顯示,上完廁所後將衛生紙摺疊2次(即4層)擦屁股的人,患痔瘡的機率遠遠小於只摺疊1次(即2層)的人,前者患痔瘡的機率甚至降低了高達17.53%!這是因為,當使用摺兩次的衛生紙擦屁股時,衛生紙此時的厚度對於肛門周圍的微血管來說,相當於一個柔軟的「床」。而這種厚度也會對血管起到按摩作用,促進微循環,將痔瘡扼殺在搖籃中。

現代人生活節奏過快,往往不會很認真地擦屁股,而這也會導致微血管迴圈不暢,引發痔瘡。正確擦屁股的方法應該遵循「一蘸二擦三轉」的原則。

一蘸:將衛生紙疊成若干層後垂直輕壓到肛門上。

二擦:不必說了吧,大多數人都會這個,只是女性朋友要記得,擦的時候應只能向後擦,免得造成陰道感染。

三轉:因為肛門周圍是褶皺,所以需要用衛生紙仔細擦淨,通常兩個半圈可以擦完一遍。

天啊!原來99 的人都不懂「正確的擦屁股」,痔瘡全是「自己擦出來的」,這樣根本就是在虐待肛門呀!

圖片截自百度經驗

除了飲食和生活習慣外,許多痔瘡都是不注意如廁小節所「養成」,養成以下幾個好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哦!

一、「擦」改「揉」

絕大多數人揩屁股都是用紙「生擦」,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用紙「螺旋狀的揉搓」。肛門褶皺多,「擦」很難擦乾淨,隱匿在褶皺中的細菌長期炎性刺激,不僅會讓人經常感覺肛門熱辣灼痛,而且很容易誘發痔瘡。改變這個錯誤的小習慣只需要30秒,但是卻能大大降低痔瘡的發生幾率,特別是女性,一定要從前往後揉搓,而蹲廁所的時間若太長時尤其要注意,這時候肛門水腫,更不能用紙使勁兒擦。

二、冷鹽水沖洗

很多人便後用溫水洗洗,這是值得提倡的好習慣,但更建議大家用冷鹽水洗(配備比例:半盆水,250克鹽),對預防痔瘡很有幫助。大便後肛門充血嚴重,用冷鹽水洗一來可以消炎抗菌,二來能夠消腫,緩解充血狀態。肛門本來就是有菌狀態,這裡的細菌是「益生菌」,過於乾淨反而會引起菌群失調,糾正起來更麻煩。

三、入廁不超過5分鐘

幾乎所有的痔瘡病人都有坐在馬桶上看書看報習慣,如果能將大便時間控制在 5分鐘以內,至少可以減少7成痔瘡的發生。如果在5分鐘內解不出來,就起身過1個小時有便意的時候再去。人在處於蹲位和坐位時,肛門位置最低,承受的壓力也最大,直腸靜脈長時間充血,很容易形成靜脈團誘發痔瘡。

四、定時排便

養成每天定時定點排便的習慣,對預防痔瘡也非常關鍵。每天在同一時間想著「要排便」,不到半個月就可以形成規律。另外,便意非常寶貴,請大家一定要珍惜,有了便意馬上就去。如果經常因為這樣或那樣的事耽擱一下,便意就會不見了。

五、多做提肛運動

天啊!原來99 的人都不懂「正確的擦屁股」,痔瘡全是「自己擦出來的」,這樣根本就是在虐待肛門呀!

圖片截自健康安全網

痔瘡說白了就是肛墊下移造成的,有事沒事多做做提肛運動,對預防痔瘡簡便有效。

原來光是擦屁屁這件事也有那麼多學問,真是又讓小編學到一課了。不過在馬桶上看書玩手機的習慣,真的好難戒喔orz分享給你身邊的好朋友,告訴他們正確擦屁屁的重要喔!

文章來自騰訊大粵網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年終拼績效千萬別過頭,否則壓力過大恐造成顳顎關節卡住,無法張口!台中市一名26歲百貨公司櫃姐,早上起床刷牙,沒想到嘴巴一張開卻合不起來,照鏡子發現臉歪嘴斜;一度緊張以為是中風了,到醫院急診檢查身體沒有異狀,轉診到牙科檢查,才發現是工作壓力過大,引起顳顎關節症候群,經藥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冬天是病菌的好發季節,尤其是免疫力較低的小朋友,家長一不注意就容易感染。如何才能降低罹病風險呢?小兒科醫師指出,務必做好接種疫苗、勤洗手、熱水煮滾餐具、漂白水加強清潔、生病在家休息、配戴口罩等6大工作,就能遠離生病的威脅。開業小兒專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表示,年齡低於6歲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簡稱『愛滋條例』)」部份條文修正案,修法重點包括嚴格條件限制下,容許醫事人員對疑似感染來源逕行篩檢;愛滋感染者醫療給付部分回歸健保;外國感染者無須被強制遣返等重大議案。該項修法,可說是愛滋人權的一大步。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都會透過飲酒藉此放鬆心情,也曾有醫學報導適量飲酒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小心若喝上癮,不但會造成身體不適,也可能引發家庭以及社會等問題;彰化開業診所院長吳穠楷指出,飲酒成癮在醫學上被認定是疾病,酒癮患者對酒精無法抗拒,包括個人行為、基因遺傳及社會文化等都可能是成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