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鏡檢查防癌 有些人沒效?

大腸鏡檢查防癌 有些人沒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大腸鏡檢查可以盡早發現大腸癌症病灶,醫療人員也可以盡速移除病灶,避免癌症病變持續惡化,因此很多人認為,大腸鏡檢查是防治大腸直腸癌重要一環。不過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大腸鏡檢查對於75歲以上年長者,防癌效果很有限。

75歲以上族群 大腸鏡癌篩效果較差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團隊針對一百三十多萬名70到79歲患者進行研究,經過8年追蹤發現,70歲到79歲族群做大腸鏡檢查,大腸癌風險只從不到3%降到2%,若是75歲以上年長者,大腸鏡防癌效果更差,不是只有一點點差別,就是根本沒效果。

年齡 並非唯一評估標準
不過,美國癌症醫學會副理事長羅伯特․史密斯接受外電訪問時指出,這項研究報告可能讓人誤以為只要超過75歲,就不需要再做大腸鏡檢查。事實上,一個人是否需要做大腸癌檢查,年齡不應該是唯一評斷標準,還應該納入整體健康狀況、預期壽命等指標,這樣會比較精準。

大腸鏡為侵入性檢查
研究首席作者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助理艾沙比爾‧加西亞-艾爾班尼斯與其他研究作者表示,進行大腸鏡檢查之前,需要先清腸,且大多需要事先使用鎮定劑,大腸鏡檢查算是侵入性檢查,檢查期間,可能引起腸穿孔等風險。不過無論哪一個年齡層,大腸鏡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率微乎其微。

另有其他篩檢方式可搭配
研究作者表示,患者、醫師與政策制定者在決定是否以大腸鏡做為癌症篩檢工具時,也許應該思考一下這項研究成果,特別是對於75歲以上族群,更要謹慎。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內科醫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大腸癌篩檢工具除了大腸鏡檢查,也包括糞便潛血檢查、電腦斷層大腸鏡檢查等。史密斯認為,這些檢查都屬於非侵入性檢查,準確率也都很不錯。未來還需要深入研究,才能了解到底哪種檢查方式對年長者最有利。

【相關文章】這癌好兇! 腫瘤不到1公分已四處轉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2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更年期婦女常會有很多不適症狀,除了有熱潮紅、盜汗與失眠等症狀之外,也不要忽略腰痠背痛!臨床上,就有很多五十歲左右婦女經常有腰痠背痛的問題,就醫檢查脊椎很正常,平常也沒有搬重物,並不是肌肉拉傷,原來更年期婦女也較會出現腰痠背痛的症狀。 更年期婦女腎陰虛 二成五會有不適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小朋友最抵擋不住甜甜糖果的誘惑,就算吃飽飯了還是想吃,但吃糖果容易造成蛀牙,到底該怎麼辦呢?牙醫師表示,小朋友不是不能吃糖果、零食,而是應該「集中食用」,吃完後做好牙齒清潔,就能降低蛀牙風險。 學齡兒童最容易蛀牙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牙科主治醫師林慧娟表示,6到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當一個人出現缺鐵性貧血,不只體內鐵含量不足,紅血球細胞也過少,美國最新研究更發現,缺鐵性貧血患者很容易出現聽力喪失問題。 缺鐵性貧血患者 特別容易出現聽力損傷 研究顯示,缺鐵性貧血患者出現聽力喪失比率是沒有貧血患者的兩倍以上,且缺鐵性貧血患者特別容易產生感覺神經性聽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冬季大陸冷氣團陸續南下,也使得霧霾籠罩全台,其中PM2.5細懸浮微粒對健康的危害很大,除了呼吸道及肺部的傷害之外,皮膚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中醫師建議,除了要戴口罩保護之外,也可使用中藥及食療來預防PM2.5的傷害。 過敏性鼻炎及氣喘 傷害最直接 臺北市立聯合醫仁愛院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