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就是想吃一些高熱量、富含葡萄糖食物?這不一定是你「有意識」的錯,而是大腦自然演化的結果。學界發現腦部的食慾調節中樞會受到特定化合物影響,讓我們更想吃充滿熱量的食物。除了源頭管理,科學家也發現另一種來自中草藥的化合物可以加速燃燒脂肪,兩者同樣都可以在未來成為研發新藥的線索。
找到大腦渴望熱量的原因
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團隊,將焦點放在葡萄糖激酶 (glucokinase),它雖然多存在於肝臟與胰臟中,但在大腦的下視丘裡也可以發現它的蹤跡,也許會影響下視丘對攝取食物的決策過程。「大腦的運作很依靠葡萄糖做為能量來源,但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大部份時間都無法得到足夠的葡萄糖,因此在每個人的身體深處一直都有種強大的驅力,要去尋找葡萄糖攝食。」研究領導者 James Gardiner 這樣說。
他們拿老鼠做實驗,首先發現到如果老鼠 24 小時沒有進食,下視丘的食慾調節中樞裡的葡萄糖激酶活動量增加。研究團隊在實驗中增加了老鼠下視丘裡的葡萄糖激酶數量,再給老鼠兩種食物選擇:富含葡萄糖的食物及平常吃的食物,結果老鼠多是吃前者,如果葡萄糖激酶的含量下降,老鼠選擇吃富含葡萄糖食物的比例也下降。
也就是說,他們發現葡萄糖激酶是影響老鼠大腦決定吃下更多富含葡萄糖食物的關鍵因素,他們相信相同的機制也會發生在人類身上,因此,將來就有機會研發藥物來調控這個過程,就能避免吃下太多熱量而肥胖,不過他們也指出人體的作用機制還要再複雜些,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不過至少有一個小小結論也許可以先應用的,「吃飯時先吃澱粉類食物或許可以加快滿足大腦對於葡萄糖的需求,這樣子整體來說可以少吃一些。」研究發表在「臨床研究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黃連素有助脂肪燃燒
另一方面,中國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寧光領導的團隊,則發現中藥中常見的黃連素(小檗鹼)具有促進身體的褐脂肪加速燃燒以產生熱量的作用。
在這項刊登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研究中,實驗用的小鼠如果連續四週注射了黃連素,牠們身上褐脂肪燃燒的程度要比沒有注射的小鼠多;在處於四到八度的低溫環境中時,這些有注射黃連素的小鼠,身體也產生了更多禦寒的熱量。他們也發現了黃連素可能有助於維持體重的線索,以及可以協助單純只是當做儲藏室的白脂肪轉化為可以燃燒的褐脂肪。
不過寧光也說這項研究還需要繼續下去,以確定黃連素是否可以真的減輕體重,以及對人體的安全性,接著才可能探討作為新一代藥物的可能性,例如多少劑量才能發揮作用等。
相關資訊
- Glucokinase activity in the arcuate nucleus regulates glucose intake
- Berberine activates thermogenesis in white and brown adipose tissue
- Scientists find brain mechanism behind glucose greed
- Plant-Based Compound May Protect Against Weight Gain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