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人和小孩症狀不一樣?媽媽也要小心的孩童傳染疾病♪

作者:4meee!(For me)

最近被稱作紅蘋果病的「傳染性紅斑」正在流行⋯⋯似乎是這10年間最多的樣子。
雖然常常會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上,但其實時常和孩子們一起行動的媽媽們被感染的案例也不斷在增加中。
這次要來介紹的是,包括紅蘋果病在內,大人也很容易得到的,孩童特有的傳染病。

 

大人也會得到的孩童傳染病① 孕婦要特別注意!不能小看的孩童紅蘋果病(玫瑰疹)

大人和小孩症狀不一樣?媽媽也要小心的孩童傳染疾病♪

紅蘋果病的症狀裡發燒和臉部長紅疹是最大的特徵。karadanote.jp

不過症狀發出來以後就會完全不會有傳染力了,具有傳染力的是症狀展現前的噴嚏和咳嗽。

大人感染以後通常不會有發燒、出疹子的情況,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懷孕時被傳染到的話,就算母親沒有症狀也有可能傳染給胎兒。

為了避免風險,孕婦們最好還是徹底做好戴口罩、洗手漱口的防護準備,會比較好喔!

 

大人也會得到的孩童傳染病② 發病的尖峰是7月下旬?手足口病

大人和小孩症狀不一樣?媽媽也要小心的孩童傳染疾病♪

favim.com

手足口病指的是,口內或手腳等會出現水泡性疹子的病毒性感染症。
因為常發生於嬰幼兒,有時候會在幼稚園或托兒所園內大流行。

傳染途徑大多是飛沫傳染或接觸傳染。
雖然主要的症狀是發燒、手掌或腳、口內長水泡,但是大人的話通常不太會發燒,水泡也只會一點點。

因為這樣所以很難察覺,不過如果感覺身體怪怪的,還是去一趟醫院比較安心。
醫生會開一些能夠有效止癢的軟膏給患者。

 

大人也會得到的孩童傳染病③ 結膜炎?不不不!說不定是腺病毒!

大人和小孩症狀不一樣?媽媽也要小心的孩童傳染疾病♪

www.mambaby.com

「發燒、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和感冒很像的感染症之1的就是腺病毒。
和感冒不一樣的是,眼睛的分泌物和眼睛充血⋯⋯等和結膜炎也有著相似的症狀。

大人不會像小孩一樣有發燒或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突然就會有像是結膜炎一樣的症狀,所以難以辨認。

也有媽媽不是被自己的孩子傳染,而是在托兒所和幼稚園⋯⋯等被飛沫所感染,所以如果覺得眼睛的分泌物很多或充血的話,請到醫療機關就診,只要取得黏膜就可以知道有沒有感染了喔!

 

如果感到不舒服,千萬不要依賴自己的判斷,一定要到醫院去就診

大人和小孩症狀不一樣?媽媽也要小心的孩童傳染疾病♪

www.medypal.com

大人被傳染的時候,因為跟小孩不一樣不會有發燒等的症狀,所以很多媽媽們都沒有發現其實已經受到傳染。

不過如果感覺到跟平常好像有一點不一樣或好像有點怪怪的的話,請不要依賴自己的判斷,去一趟醫院比較好,現在是馬上就可以諮詢的時代。

在網路上輕易的就可以得到情報,所以有錯誤的自我認知也是。
特別是懷孕了的讀者,一定要積極的洗手漱口,防範未然比較安心喔!
 
 
如果支持著家族的媽咪們生病了的話,最困擾的還是家人們。
首先從不被傳染開始,做好洗手・漱口,平常好好從飲食裡均衡攝取營養,來提高免疫力吧!
 

【延伸閱讀】

從現在開始~保護寶寶不被傳染病侵襲的4個好習慣♪

小心"過度除菌"☆與細菌交手和洗手的正確做法♪

 

本文出處;更多內容請上《4meee!(For me)》《4meee!(For me)》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台灣今新增266例本土、89例校正回歸。被問及目前社區有哪些變異病毒,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回應,觀測到的主要流行的是英國變種病毒,而印度變種病毒尚未傳開來。張上淳指出,現在觀測到社區主要流行英國變種病毒,至於印度變種病毒,先前確實有境外移入者帶入,不過很快就被匡列隔離開來,並無在社區...

閱讀詳情 »

澎湖縣長賴峰偉昨晚公布一名案例,為一名50多歲女性,5月20日從高雄返回澎湖,目前已在加護病房插管,處於昏迷狀態。儘管縣府並未證實該婦女為確診者,但已針對活動場所進行消毒,並將陸續公布足跡。澎湖縣政府29日晚間表示,為提早因應,加強民眾自我保護,縣府決定公布一名50餘歲女性案例,該案例目前處於昏迷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本土今天新增266確診,校正回歸89例,11人死亡,其中新北有193例、北市85例。台北市政府今(30)日進行第4級警戒封城兵棋推演,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從數據看來,分析北市及一開始最為嚴重的萬華地區,疫情都有穩定趨勢,目前北市無封城的危險,三級警戒管制仍會維持一段時...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台灣武漢肺炎疫情肆虐,不少人想搶打疫苗,但卻有一名高齡96歲的老奶奶表示,就算未來疫苗充足了,自己也不會去打,「因為已經96歲了,要把自己的這一劑疫苗,留給年輕人使用!」立委蔡壁如在臉書曝光老奶奶的故事,讓不少人感動!台灣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在臉書分享故事,「星期六早上我去拜訪一位9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