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次酒駕常有物質濫用 醫療介入防再犯

多次酒駕常有物質濫用 醫療介入防再犯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醫療介入 降低酒駕犯了再犯

阿正是一家之主,今年50歲,平時是工地師傅,年輕時候常和朋友聚聚,偶而喝點小酒,哪知越喝越習慣,如果不喝點酒,身心就感到煩躁甚至睡不著,所以這二十年來幾乎每天都會小酌一番。

酒一喝就很難停下來

十年前,父親過世時,也曾經想過自己必須要撐起家計,切不可再飲酒。但停幾天不喝,朋友一找去聚餐就破功了。自己也曾想過要少喝些,但酒一喝,就很難停下來。今年被警察抓到兩次酒駕,也很無奈,畢竟自己並不是故意要酒駕,臨睡前喝點酒而不喝又睡不好,沒想到清早起來開車去工作,酒測還是驗出酒精來。

心理生理都依賴酒精

阿正不是不想要戒酒,他也知道喝酒傷身,導致他的肝臟發炎。自己工作時飲酒,也容易於操作器械時出事。何況家人也不喜歡自己喝酒,都勸自己要改,不要讓人擔心。但他除了心理依賴酒精外,生理也依賴酒精。只要不喝酒或者比平時喝少一些時,就會出現醫師說的酒精戒斷症狀(如:手抖、多汗、焦慮煩躁、失眠…等),讓他身體不好受。

藥物及心理治療停酒已半年

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郭彥君評估後,阿正診斷有嚴重的酒精使用疾患(俗稱酒癮),建議先以滴酒不沾為治療目標。在醫師建議之下,服用藥物減緩酒精戒斷症狀,並改善生活作息,努力避開高風險的飲酒環境。

經過藥物及心理治療後,阿正目前已經停酒半年了。而這半年和家人關係變得更和樂融洽,體力和睡眠都比以前好很多。對照過去的自己,像是處於兩個不同世界。

酒駕再犯較高比例物質濫用

郭彥君醫師表示,目前酒駕醫療介入,主要是針對多次酒駕的犯案者。了解他們有沒有精神科相關的疾患,像是酒癮、情緒障礙等等。因為酒駕再犯者,有較高的比例會罹患物質濫用(像是酒精、非法物質、處方藥物等等)或其他精神疾患。若沒有針對疾病對症下藥,則這群病人也很難改變他們的酒駕行為。

醫療介入是一股新助力

現行制度下,為了降低酒駕再犯率,除了修訂酒駕相關罰則,加上全面宣導、防治酒駕之外,郭彥君醫師認為,醫療的介入也是一股新的助力。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6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里約奧運美國泳壇傳奇菲利普斯身上的神祕黑色圈印,引起國內外媒體爭相報導中醫拔罐療法。世界大學運動會將於明年8月舉行,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宣布,中醫師將進駐選手村,並在桌球、羽球、網球賽場提供拔罐、針灸、理筋等中醫療法,幫助選手治病強身。 中醫療法 納入世大運醫療服務 台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60多歲家住豐原的陳先生,去年健檢發現罹患大腸癌晚期,經過手術切除大部分病灶,追蹤檢查卻發現轉移肝臟、肺臟,醫院隨即安排一個療程的化療,然而腫瘤指數一直不降,但他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整天臥床無法外出,在無法持續治療的困境下,經親友介紹轉而求助中醫師葉金隆,透過3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東北風來了,氣溫驟降至20多度,流感恐提早報到!上周全台逾5萬人感染流感就診,北部一名64歲肝癌患者,感染A型流感H3N2併發重症死亡,未曾接種疫苗,本流感季(今年7月1日至今)已發生7例流感死亡病例。 上周5萬多人得流感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全國上周類流感就診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