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多吃高纖食物,預防大腸憩室炎

有時沒吃壞肚子或其他原因,卻感到下腹部隱隱作痛,如果症狀持續一段時間沒有改善,可能罹患大腸憩室炎。書田診所肝膽胃腸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憩室形成與腸道壓力大、飲食缺乏纖維質有關,除儘速就醫,平時多吃蔬果、五穀雜糧等高纖、自然的食物,才能減少患病機率
多吃高纖食物,預防大腸憩室炎
‧長期缺乏纖維質易罹患
邱展賢醫師指出,所謂「憩室」是指大腸黏膜由腸壁較薄處穿過肌肉層向外膨出而形成的囊狀突起,大小從幾公厘至幾公分都有;原因與腸道壓力過大有關,飲食長期缺乏纖維質、排便困難也有影響,年齡愈大、發生率愈高,多數人並沒有症狀,主要併發症為憩室炎、憩室出血。
多吃高纖食物,預防大腸憩室炎
‧若有併發症恐需手術
邱醫師說,當憩室內腔壓力增大或濃縮糞塊侵蝕憩室壁導致結腸壁穿孔,就會造成局部發炎,若又被結腸旁的脂肪及腸繫膜覆蓋,形成局部膿瘍,一旦膿瘍破裂,就會引起廣泛性腹膜炎;憩室炎的症狀以腹痛最常見,還會壓痛、便秘、腹瀉、腹脹、發燒以及白血球過多等。

邱醫師指出,憩室炎症狀輕微時,可用抗生素治療,並攝取清澈的流質食物;症狀較明顯或門診治療後、症狀仍一再發作,可能需住院治療,一旦形成廣泛性腹膜炎或瘻管等併發症,就得考慮手術治療了。

‧多喝水,配合適度運動
邱醫師提醒,大家不要輕忽憩室炎的嚴重性,第一次發作的整體死亡率約5%,因合併症需手術的病患,死亡率則高達20%,1/3的病人在3~5年內可能第二次發作,其併發症及癒後更嚴重,死亡率也倍增。

邱醫師說,憩室炎並非無法預防,平時多喝水、多吃高纖食物,並避免太精緻的食物,配合適度運動、使排便順暢,就可減少罹患大腸憩室的機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產後婦女最怕碰上「尿失禁」的擾人併發症,不少人都會嚐試在懷孕中或產後加強訓練骨盆底肌運動,也就是一般人熟知的凱格爾運動,不過,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吳銘斌提醒,如果沒有做正確的話,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可能造成更多運動傷害。 ...

閱讀詳情 »

▲(照/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伸手不見五指,才知全是糖尿病惹的禍!61歲的謝先生有糖尿病,卻始終控制不佳,幾個月前雙眼玻璃體突然出血,嚴重影響視力,幾乎到了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生活處處需要他人協助,還好手術治療見效,手術隔天即恢復視力。 謝先生一開始視力稍微變差時,完全...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到冬天身體就奇癢無比?很有可能是典型的「冬季癢」,也就是乾燥性皮膚炎或缺脂性濕疹,想要一舉擺脫奇癢難耐的劇烈不適感,聯安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建議,預防有6大招,從日常生活的換衣、洗澡溫度一一都有訣竅。 冬天人體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

閱讀詳情 »

近日中國武漢地區傳出不明原因的肺炎疫情,引起民眾恐慌是否為SARS捲土重來。對此,根據疾病管制署資訊指出,目前武漢感染的病例已排除是SARS或MERS感染,但仍提醒民眾應謹慎應對、不可輕忽。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也提醒,民眾應落實個人衛生控管並避免前往流行區域,若自中國武漢返台者,返國14天內出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