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多吃蔬果、優酪乳,降低大腸癌發生

每37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讓人心驚膽跳!防治大腸癌,從飲食做起,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少吃紅肉,多吃蔬果、優酪乳及高纖維質食物,減少糞便停留腸道的時間,降低壞菌與毒素的影響,大家趕快照著做喔!
多吃蔬果 優酪乳,降低大腸癌發生
台灣癌症基金會進行「大腸癌與大腸瘜肉認知」調查,發現6.8%的受訪者患有大腸瘜肉,依人口比例推估,人數達71萬人,罹癌風險高,建議少吃紅肉等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果、優酪乳及高纖維質食物,減少糞便停留腸道的時間,降低壞菌與毒素的影響,有助於降低大腸癌發生率。

《青壯年罹患率成長1.7倍》
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是目前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平均每37分鐘就有1人患病,雖然好發於50歲以上的人,但近20年來,20~49歲的年輕族群大腸癌罹患率成長1.6~1.7倍,相當驚人。

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1102名22~49歲上班族進行「大腸癌與大腸瘜肉認知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存在5大腸癌危機,即瘜肉認知低、篩檢意識低、規律運動低、外食蔬果低及腸道健康低,都可能影響腸道健康;調查顯示,6.8%的受訪者表示患有大腸瘜肉,基金會推估,人數高達71萬人。

《8成的人對大腸瘜肉認知錯誤》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5大腸癌危機中,80%受訪民眾雖聽過大腸瘜肉,但多數認知錯誤;其次篩檢意識低,76.9%的人沒做過糞便潛血檢查;77.4%運動量不足,67%幾乎天天外食,蔬果攝取量普遍不足,30%的人有便秘或腹瀉情形,可能導致壞菌增生、使腸道容易吸收毒素。

《高纖食物促進腸胃蠕動》
賴基銘指出,大腸癌從異常病變至癌化,通常約10~15年,早期發現、及早切除,才能降低罹癌風險,不過肉眼不易看出血便症狀,必須經由糞便潛血檢查確診,因此防治大腸癌首需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生活習慣方面,調查顯示,70%的民眾運動量不足,因此遠離大腸癌需加強運動,養成多吃蔬果、少吃紅肉的習慣,並食用優酪乳或高纖維食物,促進腸胃蠕動,孕育好菌,便可降低發生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健 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位來自台中的41歲婦女,多年來飽受不孕之苦,因為子宮內膜沾黏,未達更年期就停經達數月,在醫生努力下,以微創性子宮鏡手 術治療,重建子宮內膜,不到半年就懷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何彥秉表示,微創性子宮鏡治療的範圍包括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子宮內膜沾黏 ...

閱讀詳情 »

(健 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北市一名女子因私密處一直發出異味,導致男朋友不敢與其親熱。經就醫診斷發現,原來是陰道炎上身;醫師開立七日的藥膏與陰道塞 劑治療。這位女子用藥到第五天,生理期就來報到,該女子就自行停止使用藥膏與陰道塞劑,開始口服抗生素。沒想到生理期結束後,私密處異味更重,女子還說,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 不少上班族女性,先天眉毛稀疏,每日出門打扮,光是畫眉要兩側均勻,就得費不少功夫,但現在愛美不只是女人的天性,一名34歲的黃先生,曾在眉毛附近做過手術,導致疤痕處一片光禿,也容易給人兇惡與氣色不好的感覺,困擾許久的他,鼓起勇氣做了美型植眉手術。 植眉手術是由頭皮的後枕部摘取健康的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 2015/01/2176歲的林婆婆最近幾年因為腎臟功能不好,在醫院洗腎長達五年,直到數月前開始出現肉眼可見的血尿,進一步檢查發現膀胱及左側的輸尿管有腫瘤,證實罹患了泌尿道上皮癌。 所幸林婆婆在經過機器人手術切除腫瘤後,已順利恢復元氣,根據研究,台灣洗腎的病人高居世界第一位,而洗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