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俗話說「十人九痔」,可見痔瘡是很常見的疾病!尤其是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老是在外,而且飲食多西化,又不愛運動,致使腸胃功能大受影響;以中醫觀點來說,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容易導致體內濕熱、腸燥、脾虛、氣滯,進而造成糞便堆積,無法順暢排出而產生便秘,久而久之更形成痔瘡。
痔瘡的產生和腸胃功能有很大的關係;食物進入胃部,會先經過大腸消化吸收,再慢慢蠕動,將食物殘渣往下擠壓到直腸,就會產生便意,若長時間飲食肥甘厚味、體質虛弱、氣血循環差,就容易產生便秘,進而形成痔瘡。翁廷淦藥師解釋,現代人攝取太多肉類,以及營養高、又容易消化的食物,造成食物殘渣少、糞便就少,當糞便長時間停留在腸道,就會變得又乾又硬,一旦發生便秘,民眾通常會過度利用腹部的力量,強迫糞便排出體外,導致氣血縱橫、經絡交錯,發生血液滯留、血逆肛門,而會形成一粒粒的血瘀就是痔瘡。
中醫將痔瘡分為四型,包括濕熱型、腸躁型、脾虛型,以及氣滯型。翁廷淦藥師表示,濕熱型及腸躁型,飲食習慣多肥甘厚味,導致腸道負擔加重,無法順暢排出或排不乾淨,進而誘發痔瘡;脾虛型好發於中老年人、體弱者,通常無力排便;氣滯型則是不愛運動,容易產生血瘀及氣滯現象。
翁廷淦藥師指出,痔瘡會造成便血、大便時肛門疼痛、增加排便困難,以及肛門分泌物增多等症狀。西醫治療方式,會使用外用、內服的消炎、止痛藥膏或塞劑,以及注射腐蝕劑、硬化劑或利用冷凍、結紮等方式,將痔瘡腐化、萎縮、凍死而敗壞脫落,但只能夠緩解症狀;若有便秘,痔瘡仍會復發。中醫則根據患者的脈象、舌苔判斷,發生痔瘡的類型,會分別給予槐花散、地榆散、麻仁丸、大丞氣湯、補中益氣湯、歸脾湯、涼血地黃湯等藥方,具有清熱化濕、清腸潤燥、暢通血瘀,以及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消除痔瘡目的。
「預防痔瘡最好的辦法,就是防止便秘!」翁廷淦藥師強調,生地黃、當歸、槐豆、地榆等藥材,有助於暢通氣血、活血化瘀;另外,也可多攝取膳食纖維,多補充含有寡糖的食物,如酸乳酪,可提供腸道的乳酸菌成長及大量繁殖養分,進而殺死惡性細菌大腸菌,有助於保持腸道清潔,並促進排便,尤其年紀愈大的人,更需要補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575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