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日海邊玩水 慎防水母螫傷

夏日海邊玩水 慎防水母螫傷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日到海邊游泳、衝浪、潛水,要小心水母螫傷!由於人類過度捕魚,導致海洋生態改變,造成水母大量繁殖。近年來,愈來愈多民眾去海邊玩水,結果身體、四肢被水母螫傷,皮膚又痛又癢。醫師強調,被水母螫傷不可使用自來水沖洗,最好用白醋或氨水浸泡傷口,或利用海水、酒精沖洗,作為急救方法。

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羅婉心指出,水母的觸鬚上布滿刺細胞,當接觸人體皮膚時,刺細胞會釋出毒液,輕則造成皮膚過敏、發炎,出現又紅又癢且刺痛的條狀紅疹及水泡,嚴重可能引起噁心、嘔吐、肌肉痙攣、呼吸困難,甚至休克、死亡。

被水母螫傷如何急救呢?羅婉心建議,可先將螫傷處用海水或稀釋的酒精沖洗,或使用白醋、氨水浸泡傷口15至30分鐘,有助於減緩毒液從刺細胞釋出;但絕對不可以使用清水或自來水沖洗,也不可以冰敷、熱敷或摩擦傷口,以免促使毒液快速釋出。

羅婉心強調,當出現呼吸困難、吞嚥困難以及胸痛等情形,或被水母螫傷的範圍很大、位於臉部或生殖器附近,最好儘速送醫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418

相關推薦

親子共讀不僅可促進親子互動與親密感,更有助於促進腦部發育、語言發展及增進理解能力,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及培養其創造力,透過親子共讀,用說故事的聲音來傳遞您對孩子滿滿的愛,是給孩子最棒的禮物。父母的聲音對於剛出生的寶寶有強大的影響力,透過說故事、唱兒歌及唸童謠等都會產生親暱愉悅的作用。因此,越早開始親子共...

閱讀詳情 »

日前,衞生福利部公布107年國人10大死因,攝護腺癌仍位居第6,尤其好發於高齡男性,成為值得關注的疾病之一。 攝護腺是圍繞男性尿道的腺體,助於產生精液,在中年之後,因為攝護腺的部分細胞變異形成腫瘤,早期攝護腺癌通常不會痛,因此多數男性容易因為沒有明顯症狀而忽略,部分高齡男性的攝護腺腫瘤生長緩慢,即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0多歲的退休女士,平日生活愜意,美中不足的是,每次走路久了、或者去跳土風舞時,只要時間一久,腳底的中心偏前方位置就會隱隱刺痛。這個問題不但影響了她的生活品質,也讓她不想外出活動。經轉介至台中榮總復健科門診,自覺疼痛量表評估疼痛程度為5分,視診檢查發現足弓與足部骨骼...

閱讀詳情 »

有1項新的研究認為,只要生活中遵循簡單的7個方式,就能維持心臟的健康,同時也可能藉此預測失智症風險和預防神經系統疾病,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研究的主要作者是由法國巴黎大學附屬公共研究機構的衰老和神經退化性疾病流行病學系的Séverine Sabia所帶領。他與團隊研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