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季悶熱爆汗 異位性皮膚炎大發作

夏季悶熱爆汗 異位性皮膚炎大發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夏日炎炎,才剛出門就全身發熱、汗流浹背;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不少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平時病情控制良好;每到夏季卻大發作,全身癢到受不了,原來都是汗液沒有及時擦乾惹的禍。

異位性皮膚炎難好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劉怡伶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目前仍無法治癒,只能抹藥、服藥,以及做好肌膚保濕,才能有效防止病情惡化,減少皮膚乾癢、搔抓、出疹。

夏天容易發作

劉怡伶醫師觀察發現,夏天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大發作的期間,推測可能與國內潮濕炎熱、容易流汗的天氣型態有關。她強調,熱環境會加重搔癢感,而汗水長時間停留在患者的肌膚上,皮膚容易變得乾燥,更會刺激皮膚發炎、發癢,建議避免大量流汗,或流汗後趕緊以濕毛巾擦乾。

加強保濕預防

另外,劉怡伶醫師提醒,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內儘管涼爽,但也要維持適當的溼度,可以放置水杯、濕毛巾調節,也要記得使用乳液保持皮膚濕潤度,有助控制異位性皮膚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9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估算,台灣應該有40萬名C型肝炎患者,健保署統計目前有18萬人已經接受治療痊癒,距離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消除C肝要有8成的治療率,目前仍有14萬人未接受治療。健保署呼籲,今年健保仍有經費支付C肝口服藥物,完成治療後可以大幅降低未來惡化轉換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泰籍移工疑似在台灣感染新冠病毒,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已獲得泰方承諾,將會針對個案再次採檢,確認是否為偽陽性。同時,也已經與個案取得聯繫,目前確認個案在台活動應都在工廠周邊,外出也都有戴口罩。另外,個案189名接觸者病毒與血清抗體檢測都是陰性,暫時排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面對孩子乳牙蛀牙,有不少家長認為「乳牙還會換,何必去治療蛀牙?」醫師指出,這樣的觀念錯誤,孩子的乳牙蛀牙若放任不管,蛀牙菌會延著牙髓腔經過神經影響正在發育的恆牙,使恆牙長出時,可能脫鈣變白,或是變黃、凹陷等礦化不良現象,加上已蛀牙的口腔,細菌濃度高,也會讓沒有蛀牙的恆牙被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29歲的黃太太身高158公分,體重卻重達100公斤。結婚5年以來,因為多囊性卵巢、過胖等因素,遲遲無法懷孕。雖然試過各種減重方法,如飲食調整、運動、吃代餐等都無法成功減重,甚至出現長達1年無月經的情形。2年前到台北慈濟醫院體位管理中心,一般外科醫師張健輝以「胃袖狀切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